•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重症学正高高级职称2024专项练习考试试题(E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19   [手机版]    

重症学正高高级职称2024专项练习考试试题(E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重症学正高高级职称2024专项练习考试试题(E0),更多重症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应用无创通气时患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 意识清醒
B. 有自主呼吸能力
C. 血流动力学稳定
D. 依从性好,能够耐受无创通气
E. 有自主咳嗽能力


2. [单选题]下列处方中,可用于气虚型恶露不尽的是( )

A. 保阴煎
B. 补中益气汤
C. 归脾汤
D. 生化汤
E. 八珍汤


3. [多选题]"水"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受纳
B. 寒凉
C. 滋润
D. 向下
E. 静藏


4. [多选题]消法包括消散和破消两方面,主要的方法有( )

A. 消痰化饮
B. 行气化痰
C. 行气消瘀
D. 消食导滞
E. 消坚化积


5. [单选题]中风中,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咳痰
B. 发热
C. 神志改变
D. 呕血
E. 头痛


6.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外感腰痛致病病邪的是( )

A. 风
B. 寒
C. 湿
D. 热
E. 燥


7. [多选题]属于"补其不足"治疗方法的是( )

A. 和胃
B. 补气
C. 养血
D. 活血化瘀
E. 补阳


8. [单选题]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 血的生成
B. 气机调节
C. 气的生成
D. 血的统摄
E. 气的宣发


9. [多选题]关于HAP,叙述正确的有

A. VAP是最常见的HAP
B. 需入住ICU的HAP可诊断重症的HAP
C. 重症HAP的最初经验性治疗应覆盖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MRSA等高耐药菌
D. 对晚发性HAP和VAP,不论其是否达到重症诊断标准,抗感染治疗均按重症处理
E. 包括在医院内获得感染而于出院后48h内发病的肺炎


10. [多选题]苔白腻的主病是( )

A. 痰湿停聚
B. 脾胃气虚
C. 寒湿
D. 暑湿
E. 湿温


11. [多选题]"土"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生化
B. 承载
C. 受纳
D. 温热
E. 润下


12. [单选题]红舌和绛舌皆主( )

A. 热证
B. 寒证
C. 气虚证
D. 血虚证
E. 痰饮


13. [单选题]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 )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手太阴肺经
D. 足厥阴肝经
E. 手少阴心经


14. [单选题]不同病人分别表现脱肛、眼睑下垂等病症,治疗时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此称为( )

A. 因人制宜
B. 因地制宜
C. 辨病论治
D. 异病同治
E. 同病异治


15. [单选题]下面对臌胀基本病机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水裹、气结、血瘀相搏于中
B. 湿邪、气结、血瘀相搏于中
C. 湿邪、热毒、血瘀相搏于中
D. 水裹、热邪、血瘀相搏于中
E. 气滞、血瘀、痰湿相搏于中


16. [单选题]患者黄某,女,30岁,咳嗽数天,现症见:咳嗽,鼻塞流涕,喉痒身重,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辨证为( )

A. 风热犯肺
B. 燥热伤肺
C. 风寒袭肺
D. 痰湿犯肺
E. 痰热郁肺


17.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气血两虚型眩晕还应具有的症状有( )

A. 腰膝酸软
B. 面色苍白
C. 气短懒言
D. 急躁易怒
E. 神疲纳减


18. [多选题]平胃散的药物组成是( )

A. 苍术、厚朴
B. 生姜、大枣
C. 半夏
D. 陈皮
E. 甘草


19. [单选题]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 丹参
B. 艾叶
C. 半夏
D. 川芎
E. 郁金


20. [单选题]寒邪致病,症见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 寒客肌表,卫阳被遏
C. 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 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E. 寒邪入里,直中三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ljqm2o.html
  • 下一篇:正高职称考试宝典2024重症历年真题及答案(E0) 不寐的主要病机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涉及的脏腑有( )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 )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下列属逆治法的是( )下列选项中,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舌红少苔,治疗首选的方剂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