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内科护理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备考模拟试题(@2),更多内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
  A. 高血压 
  B. 多饮 
  C. 多尿 
  D. 多食 
  E. 体重减轻 
 
2. [多选题]肺癌的临床表现有 ( )
  A. 淋巴结肿大 
  B. 声音嘶哑 
  C. 咳嗽反复发作,痰中带血 
  D. 乏力、消瘦 
  E. 呼吸困难 
 
3. [多选题]医院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的
  A. 发病率 
  B. 多发部位 
  C. 多发科室 
  D. 高危因素 
  E. 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 
 
4. [多选题]含服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有 ( )
  A. 搏动性头痛 
  B. 头胀、头昏 
  C. 面红、心悸 
  D. 周围性发绀 
  E. 直立性低血压 
 
5. [多选题]肾脏可分泌 ( )
  A. 肾素 
  B. 前列腺素 
  C. 激肽释放酶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1a羟化酶 
 
6. [多选题]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护理正确的是
  A. 活动期需绝对卧床休息 
  B. 保持关节功能位 
  C. 缓解期功能锻炼 
  D. 禁止进紫外线消毒室 
  E. 缓解期局部理疗 
 
7. [多选题]护理法的渊源有 ( )
  A. 宪法 
  B. 基本法律 
  C. 法律 
  D. 行政法规 
  E. 地方性法规 
 
8. [多选题]主动脉瓣狭窄典型的三联征包括
  A. 心房颤动 
  B. 晕厥 
  C. 心绞痛 
  D. 肺水肿 
  E. 劳力性呼吸困难 
 
9. [多选题]时间的特征
  A. 客观存在 
  B. 时间的方向性 
  C. 时间的可管理性 
  D. 无储存性 
  E. 时间的有效性 
 
10. [多选题]ARDS病人正确的液体管理措施是
  A. 保持液体出入量处于平衡状态 
  B. 输液以胶体液为主 
  C. 适当使用利尿剂 
  D. 输血宜用新鲜血 
  E. 血压下降时应大量快速输液 
 
11. [多选题]左心衰竭可能的症状有
  A.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B. 心悸 
  C. 劳累性呼吸困难 
  D. 严重者可发生端坐呼吸 
  E. 心前区疼痛 
 
12. [多选题]下列关于尿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 
  B. 24小时尿量大于2500ml称为多尿 
  C.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 
  D. 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 
  E. 夜尿持续大于500ml称为夜尿增多 
 
13. [多选题]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的区别在于前者
  A. 两肺底闻及湿性啰音 
  B.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C. 心尖区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D. 常取端坐呼吸 
  E. 可触及交替脉 
 
14. [多选题]AFP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 ( )
  A. 要排除怀孕、生殖腺胚胎瘤等疾病 
  B.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C. 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D. AFP在4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4周 
  E. AFP大于500μg/L,持续4周 
 
15. [多选题]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是 ( )
  A. 回苏灵 
  B. 多巴胺 
  C. 可拉明 
  D. 利多卡因 
  E. 洛贝林 
 
16. [多选题]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
  A. 抑郁 
  B. 焦虑 
  C. 怀疑 
  D. 孤独 
  E. 被动依赖 
 
17. [多选题]健康促进的原则包括
  A. 制定健康相关政策 
  B. 营造支援健康的环境 
  C. 强化社区活动 
  D. 开发个人技术 
  E. 转换卫生服务方向 
 
18. [多选题]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
  A. 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B. 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 
  C. 有利于控制工作 
  D. 有利于合理使用资源 
  E.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19. [多选题]严密隔离应包括
  A. 病室每日消毒,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室内用品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B. 患者禁止出病室,但可以探视和陪住 
  C. 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用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后才能拿出室外 
  D. 工作人员进病室应穿戴好隔离衣、帽子、口罩、隔离鞋等 
  E. 患者应单住一室(同一病种可同居一室)门口设置用消毒液浇洒的脚垫,门把手包以消毒液浸湿的布套 
 
20. [多选题]护理人员编设按实际工作量计算法中,确定编设的依据包括
  A. 实际工作量 
  B. 工作效率 
  C. 工作班次 
  D. 出勤率 
  E. 床位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