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正高卫生职称真题多选解析(B1),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常用的传代细胞有( )。
  A. FL 
  B. Hep-2 
  C. Vero 
  D. BHK21 
  E. HeLa 
 
2. [多选题]能区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试验是
  A. 荚膜肿胀试验 
  B. 菊糖发酵试验 
  C. Optochin试验 
  D. 胆汁溶菌试验 
  E. ASO试验 
 
3. [多选题]引起淋巴细胞减少的因素有
  A. 风疹 
  B. 结核病 
  C. 接触放射线 
  D. 流行性腮腺炎 
  E. 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 [多选题]下列细菌不属于小肠正常菌群组成的是( )。
  A. 双歧杆菌 
  B. 消化球菌 
  C. 肠球菌 
  D. 奈瑟菌 
  E. 大肠埃希菌 
 
5. [多选题]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 ( )
  A.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 
  B. 病毒引起宿主细胞转化 
  C. 病毒致宿主细胞融合 
  D. 病毒释放LPS致病 
  E. 免疫病理损伤 
 
6. [多选题]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
  A. 伤寒患者发病1~2周可取血液 
  B. 快速诊断细菌性痢疾可用荧光菌球法 
  C. 分离培养应选用选择鉴别性培养基 
  D. 可用血清学试验做出最后鉴定 
  E. 革兰染色镜检在鉴定中有重要意义 
 
7. [多选题]氧化-发酵试验不正确的是 ( )
  A. 开口管变黄,闭口管不变——发酵型 
  B. 开口管变黄,闭口管变黄——氧化型 
  C. 开口管不变,闭口管不变——不利用型 
  D. 开口管不变,闭口管变黄——氧化型 
  E. 铜绿假单胞菌为氧化型 
 
8. [多选题]以下可用于检测病毒感染者体内特异性抗体的试验有( )。
  A. ELISA 
  B. 血凝抑制试验 
  C. 红细胞吸附试验 
  D. 中和试验 
  E. 蚀斑形成试验 
 
9. [多选题]怀疑vWD,而vWF没有明显减少,应考虑
  A. 血友病A可能 
  B. 排除vWD 
  C. vWF多聚体分析 
  D. 血小板糖蛋白检测 
  E. 重查APTT 
 
10. [多选题]衣原体感染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 )
  A. 呼吸道传播 
  B. 性接触传播 
  C. 垂直传播 
  D. 直接接触传播 
  E. 粪-口途径传播 
 
11. [多选题]对于可疑有厌氧菌感染的标本可采用哪些方法送检()
  A. 针筒运送法 
  B. 无氧小瓶运送法 
  C. 标本充盈运送法 
  D. 组织块运送法 
  E. 厌氧袋运送法 
 
12. [多选题]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 ( )
  A. 新生儿 
  B. 结核流行区内的所有儿童和成年人 
  C. 严重结核病患者 
  D.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E.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 
 
13. [多选题]与白假丝酵母菌相区别的新型隐球菌的特征是
  A. 可形成后膜孢子 
  B. 有荚膜 
  C. 分解尿素 
  D. 无假菌丝 
  E. 芽生孢子卵圆形 
 
14. [多选题]关于1型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个体 
  B. 胰岛素受体数目缺少或缺陷 
  C. 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D. 易发生酮性酸中毒 
  E. 起病初期血中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高 
 
15. [多选题]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正确的是
  A. 劳动后减少 
  B. 寒冷刺激减少 
  C. 精神刺激减少 
  D. 白天较高 
  E. 晚间较低 
 
16. [多选题]病毒分类的原则有 ( )
  A. 核酸类型与结构 
  B. 病毒的致病力 
  C. 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D. 有无包膜 
  E. 衣壳的对称性 
 
17. [多选题]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的疾病是 ( )
  A. 淋病 
  B. 大叶性肺炎 
  C. 疥 
  D. 猩红热 
  E. 痈 
 
18. [多选题]下列属于神经毒素的有( )。
  A. 炭疽毒素 
  B. 破伤风痉挛毒素 
  C.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 
  D. 霍乱毒素 
  E. 肉毒毒素 
 
19. [多选题]结核病的基因诊断技术包括 ( )
  A. PCR 
  B. BACTEC460 
  C. DNA探针 
  D. 高效液相色谱 
  E. 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 
 
20. [多选题]血液分析仪的评价方案包括
  A. 总变异 
  B. 线性范围 
  C. 准确性 
  D. 阳性预测值 
  E. 携带污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