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汇总(F6),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汇总(F6),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有开窍醒神,辟秽功效的药物是
  A. 冰片 
  B. 樟脑 
  C. 石菖蒲 
  D. 苏合香 
  E. 蟾酥 
 
2. [多选题]火制法包括下列哪几项
  A. 炒 
  B. 炙 
  C. 烫 
  D. 淬 
  E. 煨 
 
3. [单选题]脾约证的脉象是
  A. 脉滑而疾 
  B. 脉沉迟 
  C. 趺阳脉浮而涩 
  D. 脉浮大 
  E. 脉微涩 
 
4. [单选题]腔隙性梗死,最常见的表现是
  A. 纯运动性卒中 
  B. 构言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C. 纯感觉性卒中 
  D.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E. 以上均不是 
 
5.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冬日冒寒外出,而后发热恶寒而喘且咳嗽,肢体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首选药物是
  A. 威灵仙 
  B. 补骨脂 
  C. 羌活 
  D. 桂枝 
  E. 麻黄 
 
6. [单选题]感冒之主因为
  A. 风邪 
  B. 寒邪 
  C. 热邪 
  D. 暑热之邪 
  E. 湿邪 
 
7. [单选题]患者,女,76岁,平素易于感冒,短气自汗,声音低怯,面白,舌质淡,脉弱,治疗时应选
  A. 补中益气汤 
  B. 补肺汤 
  C. 归脾汤 
  D. 泻白散 
  E. 四君子汤 
 
8.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取代支气管碘油造影的趋势
  A. 常规CT检查 
  B. 反复胸片检查 
  C. 高分辨率CT检查 
  D. 血沉检查 
  E. 核磁共振检查 
 
9. [单选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见关节疼痛,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其诊断是
  A. 行痹 
  B. 痛痹 
  C. 着痹 
  D. 热痹 
  E. 久痹 
 
10. [单选题]《痿论》“各以其时受月”指的是
  A. 依据脏腑所主季节和五体受病的情况所制定的一种针刺方法 
  B. 各种痿证,根据脏腑所主季节的不同,有一定好发的季节 
  C. 肺热依据脏腑所主季节不同而传于不同脏腑发生痿病 
  D. 依据脏腑所主季节,在不同季节独取阳明,治疗五种不同痿病 
  E. 以上均不是 
 
11. [多选题]胃痛的基本病机是
  A. 胃气失和 
  B. 胃气阻滞 
  C. 胃络瘀阻 
  D. 胃失所养 
  E. 以上均是 
 
12. [多选题]慢性肝炎的病因学分类包括
  A. 慢性病毒感染 
  B. 遗传性基因 
  C. 自身免疫 
  D. 药物 
  E. 毒物 
 
13. [单选题]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主运化 
  B. 主通调水道 
  C. 主受纳 
  D. 主腐熟水谷 
  E. 主泌别清浊 
 
14. [单选题]患者,男,60岁,突然失语,记忆力衰退。患者表情淡漠,焦虑,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右侧感觉障碍,步态障碍。则可能的诊断是
  A. 血管性痴呆 
  B. 脑出血 
  C. 脑梗死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腔隙性脑梗死 
 
15. [单选题]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 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 呼吸频率增快 
  C. 呼吸困难与发绀 
  D. 神经精神症状 
  E. 双肺大量湿啰音 
 
16. [单选题]下列表现不符合支气管肺癌X线表现的是
  A. 边缘不规则 
  B. 毛刺征 
  C. 分叶征 
  D. 偏心性空洞 
  E. 含有液气平面的空洞 
 
1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A. 阳痿早泄 
  B. 胎动易滑 
  C. 滑精精冷 
  D. 小便清长 
  E. 五更泄泻 
 
18. [单选题]患者,女,35岁。双肘、腕、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肿痛2年,加重2周,以类风湿关节炎收入院。给予泼尼松、布洛芬和青霉胺治疗,后出现恶心、反酸和胃部不适。此症状可能是
  A. 青霉胺不良反应 
  B. 布洛芬不良反应 
  C. 泼尼松不良反应 
  D. 病情加重所致 
  E. 进食不当所致 
 
19. [单选题]IgE增高常见的病因是
  A. 类风湿性关节炎 
  B. 多发性骨髓瘤 
  C. 支气管哮喘 
  D.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E.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0. [多选题]知母的主治证是
  A. 热病烦渴 
  B. 肺热燥咳 
  C. 肠燥便秘 
  D. 内热消渴 
  E. 热淋涩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