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化学技术医学副高职称冲刺密卷共用题干题正确答案(F6),更多临床化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目前临床诊断淀粉样变性的“金标准”应当是
A. 尿蛋白的检查
B. 利用组织学或免疫组化技术做组织学检查
C. 做血液中某些前体蛋白的检查
D. 做血清蛋白免疫电泳分析检查
E. 做常规血液分析检查
2. [单选题]脑组织中Tau蛋白的主要异常形式为
A. 异常磷酸化Tau蛋白
B. 异常糖基化Tau蛋白
C. 异常糖化Tau蛋白
D. 泛素蛋白化Tau蛋白
E. 甲基化Tau蛋白
3. [单选题]关于淀粉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淀粉酶包括胰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两种同工酶
B. 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比血淀粉酶测定敏感,如高于参考值1倍以上,即有诊断意义
C. 淀粉酶对肌酐清除率比值测定可排除肾衰竭等非胰腺疾病所致的淀粉酶活性升高
D. 急性胰腺炎时肾脏对淀粉酶的清除率增加,对肌酐的清除率也增加,因此淀粉酶对肌酐清除率比值不变
E. 急性胰腺炎时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与胰腺损伤程度不一定呈平行关系
4.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时,最常选择的血清酶为
A. 胰蛋白酶
B. 胰脂肪酶
C. 胰α-淀粉酶
D. 乳酸脱氢酶
E. 胰凝乳蛋白酶
5. [单选题]关于基因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组是指一个细胞或病毒的整套基因
B. 基因组是指一个细胞或病毒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C. 不同生物的基因组所含的基因多少不同
D. 基因组中基因表达不受环境影响
E. 有些生物的基因组是由RNA组成
6. [单选题]下列会导致APTT延长的血小板相关疾病是
A. 血小板无力症
B. 巨血小板综合征
C. 血小板贮存池病
D. 血小板病
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7. [单选题]ROC曲线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为
A. 假阳性率与诊断敏感性
B. 真阳性率与诊断敏感性
C. 假阳性率与真阳性率
D. 真阳性率与诊断特异性
E. 假阳性率与诊断特异性
8. [单选题]用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
A. 抗原
B. 相应抗体
C. 抗免疫球蛋白杭体
D. 抗原-抗体复合物
E. 抗C3抗体
9. [多选题]TDM的影响因素有
A. 给药途径
B. 消化道的运动及食物因素
C. 药物在体内的运送方式
D. 靶组织或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时间、速度和摄取量
E. 肝脏的功能状态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红细胞计数的技术误差( )。
A. 取血部位不当
B. 稀释倍数不准
C. 使用相同的计数板,不同的操作者
D. 充液外溢
E. 稀释血液混合不匀
11. [单选题]医学实验室认可与工业检测实验室从标本来源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A. 标本数据量大
B. 标本取材要求高
C. 仪器自动化程度高
D. 标本存在基质效应
E. 结果解释难度大
12. [单选题]NBT还原试验常用来检测
A. 吞噬细胞吞噬能力
B. 吞噬细胞细胞内杀伤能力
C. 嗜酸性粒细胞活力
D. 嗜中性粒细胞活力
E. NK细胞活力
13. [单选题]关于正常状态下人体体液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交换
B. 有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交换
C. 胶体渗透压在血浆与细胞间液交换中具有主要作用
D. 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交换主要受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影响
E. 晶体渗透压决定人体体液之间的交换
14. [单选题]关于肝炎病毒说法错误的是
A. HAV经粪-口途径传播
B. HBsAg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C. 无论急性、慢性肝炎或HBsAg携带者,只要在血中或其他体液中有Dane颗粒,且有密切接触就有传染的可能
D. HCV的核酸为双链DNA
E. 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只有在HBV已存在于肝内或与HBV同时侵入肝内才有可能造成感染
15. [单选题]Levey-Jennings质控图以x±3S为
A. 警告限
B. 失控限
C. 在控限
D. 误差限
E. 以上均都不是
16. [单选题]流式细胞术是以流式细胞仪为检测手段的一项能快速精确地对何种理化特性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
A. 单个细胞
B. 多个细胞
C. 组织
D. 器官
E. 系统
17. [单选题]在正态曲线下,小于μ-2.58σ包含的面积为
A. 0.5%
B. 0.05%
C. 1%
D. 99%
E. 99.5%
18. [单选题]下面哪项不是神经调节的特征
A. 速度快
B. 持续时间较长
C. 必须有特定的反射弧
D. 部位准
E. 一般都是通过反射完成
19. [多选题]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在对该药物耐受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细菌染色体耐药基因的突变
B. 可通过耐药质粒的转移和转座子的插入
C. 可通过产生一些新的酶类或多肽物质
D. 可通过产生新的代谢途径
E. 此变异为S—R变异
20. [单选题]能力比对检验(PT)的目的是
A. 评价实验室整体检验能力
B. 评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检验能力
C. 确定检验方法的精密唐
D. 确定某一样品的准确度
E. 确定某一检验方法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