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急救护理卫生正高高级职称易混易错考试试题(F9),更多急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根据病因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将休克分为( )
  A. 低血容量休克 
  B. 中枢性休克 
  C. 分布性休克 
  D. 心源性休克 
  E. 梗阻性休克 
 
2. [多选题]下列对洗胃的叙述,您认为正确的有 ( )
  A. 洗胃时一般取半卧位,重者去枕左侧卧位 
  B. 胃管插入长度为从鼻尖到耳垂至剑突的距离约50~55cm 
  C. 洗胃温度应控制在35℃左右 
  D. 洗胃原则是先进后出,快进快出,出入基本平衡 
  E. 洗胃每次灌洗液为300~500ml 
 
3. [多选题]对伴有呼吸衰竭的巴比妥类药物中毒者可用 ( )
  A. 洛贝林 
  B. 尼可刹米 
  C. 苯甲酸钠咖啡因 
  D. 贝美格 
  E. 纳洛酮 
 
4. [多选题]急性肝衰竭并发肝性脑病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A. 意识水平 
  B. 出血倾向 
  C. 性格智力变化 
  D. 神经系统改变 
  E. 脑电图异常 
 
5. [多选题]下列能导致头痛的原因有( )
  A. 颅内感染性疾病 
  B. 青光眼 
  C. 急性中耳炎 
  D. 颈椎病 
  E. 尿毒症 
 
6. [多选题]哪些患者不能行气管插管术( )
  A. 急性喉炎 
  B. 咽喉肿瘤 
  C. 颈椎骨折脱位者 
  D. 喉内异物 
  E. 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 
 
7. [多选题]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是
  A. 院外急救 
  B. 急诊科抢救 
  C. 危重病救护 
  D.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E. 急救专业护理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 
 
8. [多选题]对于涉及法律问题的病历,抢救记录要求( )
  A. 实事求是 
  B. 准确 
  C. 及时书写 
  D. 必要时可增减内容 
  E. 妥善保管 
 
9. [多选题]急诊科主要的工作制度包括( )
  A. 预检分诊制度 
  B. 首诊负责制度 
  C. 急诊留观制度 
  D. 急诊治疗室工作制度 
  E. 消毒隔离制度 
 
10. [多选题]毒蕈碱主要引起 ( )
  A. 心率减慢、减弱 
  B. 平滑肌痉挛 
  C. 瞳孔扩大 
  D. 瞳孔缩小 
  E. 胃肠蠕动减弱 
 
11. [多选题]下列关于腹痛发生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空腔器官对切割、触膜、烧灼的痛觉定位准确 
  B. 空腔器官对牵拉、痉挛性收缩等痛觉非常敏感 
  C. 肝脾破裂出血表现为剧烈疼痛 
  D. 腹膜受到理化、炎性因素刺激可出现腹膜刺激征 
  E. 腹膜壁层和来自体表、膈肌、肠系膜根部的疼痛定位准确 
 
12. [多选题]CO的特性为( )
  A. 不易溶于水 
  B. 对呼吸道无刺激 
  C. 无色、无臭、无味 
  D. 性质不稳定,会自行分解 
  E. 进入人体可导致细胞内缺氧 
 
13. [多选题]关于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喷射性呕吐多见 
  B. 后期常伴视力障碍 
  C. 阵发性头痛是主要症状 
  D. 某些病例可始终不出现"三主征" 
  E. 婴幼儿患者头痛出现较早且较重 
 
14. [多选题]抢救甲亢危象的紧急用药包括( )
  A. 他巴唑 
  B. 复方碘溶液 
  C. 普萘洛尔 
  D. 氢化可的松 
  E. 地巴唑 
 
15. [多选题]复苏后的监测包括以下哪些 ( )
  A. 维持酸碱平衡 
  B. 脏器功能的监测 
  C.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D. 防止继发感染 
  E. 尽快恢复脑部温度 
 
16. [多选题]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A. 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受损 
  B.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 
  C. 大量ATP降解生成腺苷 
  D. 氧自由基形成 
  E. SOD活性下降 
 
17. [多选题]急诊的工作程序包括( )建议
  A. 病情评估 
  B. 稳定生命体征 
  C. 数据的统计 
  D. 诊断 
  E. 处置 
 
18. [多选题]清洗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染毒皮肤常用
  A. 清水 
  B. 热水 
  C. 肥皂水 
  D. 酒精 
  E. 生理盐水 
 
19. [多选题]有机磷中毒时正确的洗胃方法为( )
  A. 先灌入1%盐水300~500ml 
  B. 敌百虫中毒者不宜用碱性洗胃液 
  C. 应用高锰酸钾洗胃 
  D. 洗胃后注入药用炭,以吸附毒物 
  E. 最后注入5%硫酸镁50ml,促进毒物排泄 
 
20. [多选题]关于伤口包扎,正确的是( )
  A. 从下向上,从左到右 
  B. 从远心端到近心端 
  C. 固定绷带打结应在肢体内侧 
  D. 不可在伤口处打结 
  E. 不可还纳外露的肠内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