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眼科高级职称(副高)高效提分考试试题(F5),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眼科高级职称(副高)高效提分考试试题(F5),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证的组穴首选:
  A. 心俞、肾俞、太溪、照海 
  B. 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 
  C. 中脘、丰隆、神门、厉兑 
  D. 风池、行间、足窍阴、神门 
  E. 大陵、太溪、神门、太冲 
 
2. [单选题]春温后期阶段的选方用药,下列哪项是不妥的
  A. 真阴亏损用加减复脉汤 
  B. 阴虚火炽用黄连阿胶汤 
  C. 邪留阴分用青蒿鳖甲汤 
  D. 阴虚动风用大定风珠 
  E. 阴液亏损用沙参麦冬汤 
 
3. [单选题]足太阴经的终点与下列何经的起点相接
  A. 手太阴经 
  B. 手阳明经 
  C. 足太阳经 
  D. 足阳明经 
  E. 手少阴经 
 
4. [多选题]孙思邈对眼科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备急千金要方》 
  B. 《千金翼方》 
  C. 《银海精微》 
  D. 《外台秘要》 
  E. 《秘传眼科龙木论》 
 
5. [单选题]某病人,两年来经常汗出,以头面部为多,运动后汗出更甚,并伴有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之症,且动辄感冒。查体:面色淡白无华,舌淡苔白,脉虚弱。此病人的出汗属于
  A. 气虚自汗 
  B. 阴虚盗汗 
  C. 邪正交争的战汗 
  D. 亡阴之汗 
  E. 亡阳之汗 
 
6. [多选题]确定针刺深浅的依据有
  A. 腧穴部位 
  B. 疾病部位 
  C. 证候性质 
  D. 体质与时令季节 
  E. 得气与补泻要求 
 
7. [单选题]眶下孔位于
  A. 眶上缘内1/3,离眶缘约4mm处 
  B. 眶下缘内1/3,离眶缘约4mm处 
  C. 眶下缘外1/3,离眶缘约4mm处 
  D. 眶下缘中1/3,离眶缘约4mm处 
  E. 眶下缘内1/3,离眶缘约5mm处 
 
8. [多选题]厥阴病提纲证包括( )
  A. 消渴 
  B.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 
  C. 下利不止 
  D. 心中疼热 
  E. 气上撞心 
 
9. [单选题]何方配伍取少火生气之意
  A. 六味地黄丸 
  B. 左归丸 
  C. 右归丸 
  D. 大补阴丸 
  E. 肾气丸 
 
10. [单选题]白头翁汤中没有哪味药物
  A. 黄连 
  B. 白头翁 
  C. 黄柏 
  D. 芍药 
  E. 秦皮 
 
11. [单选题]导赤散的功用是
  A. 清心利水养阴 
  B. 清心益气止淋 
  C. 清热益气生津 
  D.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E. 清热凉血通淋 
 
12. [单选题]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细胞学检查有哪些改变( )
  A. 单核细胞增多 
  B. 多形核白细胞增多 
  C.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 细胞质内有包涵体 
  E. 中性粒细胞增多 
 
13. [单选题]最适用于治疗眼部念珠菌病的是( )
  A. 庆大霉素 
  B. 两性霉素 
  C. 氨苄青霉素 
  D. 四环素 
  E. 肾上腺素 
 
14. [单选题]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中共有的药物是
  A. 白术、茯苓、甘草 
  B. 苍术、白术、甘草 
  C. 陈皮、厚朴、甘草 
  D. 厚朴、陈皮、藿香 
  E. 苍术、厚朴、甘草 
 
15. [多选题]侧柏叶有何功效,而适用于肺热咳嗽,痰中带血
  A. 化瘀止血 
  B. 温经止血 
  C. 凉血止血 
  D. 化痰止咳 
  E. 清泻肝火 
 
16. [单选题]治疗肝气郁结而致的月经不调,应首选
  A. 柴胡 
  B. 香附 
  C. 当归 
  D. 佛手 
  E. 益母草 
 
17. [单选题]为某患者冲洗泪道时有阻力,且冲洗液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提示
  A. 泪道通畅 
  B. 鼻泪管狭窄 
  C. 泪小管阻塞 
  D. 泪总管阻塞 
  E. 以上均不是 
 
18. [单选题]茵陈汤证的治法是
  A. 温中化湿退黄 
  B. 泻热逐瘀退黄 
  C. 清热利湿退黄 
  D. 和解少阳,清热祛湿 
  E. 清热利湿,解表散邪 
 
19. [单选题]位于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的耳穴是( )
  A. 屏尖 
  B. 屏间前 
  C. 肾上腺 
  D. 下屏 
  E. 外耳 
 
20. [单选题]患儿皮肤出现粉红色斑丘疹,迅即变为椭圆形小水疱,晶莹明亮,顶满无脐,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兼有轻度恶寒发热表现,宜诊为
  A. 缠腰火丹 
  B. 湿疹 
  C. 热气疮 
  D. 疔疮 
  E. 水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