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全套模拟试题(L4),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有关变形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 动力活泼
B. 硫化氢阳性
C. 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
D. 脲酶阳性
E. 葡萄糖酸盐阴性
2. [多选题]血友病患者FⅧ因子抑制物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相关( )。
A. 患者基因突变类型
B. 治疗方法
C. HLA表型
D. 环境因素
E. 细胞因子多态性
3. [多选题]属先天性代谢病的是 ( )
A. 苯丙酮酸尿症
B. 酪氨酸血症
C. 同型半胱氨酸尿症
D. 糖原累积病
E. 脚气病
4. [多选题]有关疑难配血的血液标本采集和准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血的血液标本不得使用
B. 血液标本应该抗凝
C. 混入静脉输注液体而致标本稀释的血液标本不得使用
D. 每次输血后,病人的血液标本必须在1~4℃至少保存3天
E. 必须使用输血前1周以内采集的血液标本
5. [多选题]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正确的是
A.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B. 消化系统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肝脾疾病等
C.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可以血清维生素Bl2水平测定相鉴别
D.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E. 溶血性贫血
6. [多选题]关于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电泳及其它检测结果错误的说法是
A. 可见HbH带
B. HbA2增加
C. 重型者可见HbBarts带
D. 红细胞包涵体试验阳性
E. HbF增加
7. [多选题]下列关于散射比浊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
B. 测定的散射信号值是在散射信号响应值曲线的上升臂部分
C. 散射比浊法分析与透射比浊分析的原理完全不同
D. 一定要保持抗体过量以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相对不溶解性
E. 抗体量恒定时,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反应速率与散射信号响应值的上升呈正比
8. [多选题]属于ADP受体拮抗剂的抗血小板药物有( )。
A. 阿司匹林
B. 双嘧达莫
C. 噻氯匹定
D. 氯吡格雷
E. 利伐沙班
9. [多选题]血清CEA常用作下列哪些疾病的标志物 ( )
A. 前列腺癌
B. 肺癌
C. 肝癌
D. 胃癌
E. 大肠癌
10. [多选题]病理性尿气味与疾病对应正确的是
A. 新鲜尿氨臭味--慢性膀胱炎、慢性尿潴留
B. 新鲜尿微弱芳香气味--大量摄入酒精
C.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 腐臭味--泌尿系感染或晚期膀胱癌
E. 大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11. [多选题]符合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的标本检测温度是
A. 15 ℃
B. 18 ℃
C. 20 ℃
D. 28 ℃
E. 30 ℃
12. [多选题]使用质控图监测质控结果时,如果出现某一结果超过控制界限,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 立即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
B. 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
C. 将此结果从质控图中剔除
D. 用新的校准液重新校准仪器
E. 检查仪器状态
13. [多选题]有关方法检测限的术语有
A. 灵敏度
B. 检测低限
C. 生物检测限
D. 功能灵敏度
E. 分析测量范围
14. [多选题]下列对肝片吸虫描述正确的是 ( )
A. 成虫虫体较大,活时肉红色,呈肝片状,死后或固定后为灰白色
B. 雌雄同体,睾丸2个,高度分支,呈前后排列在虫体中部,卵巢较小,位于睾丸前侧
C. 虫卵长椭圆形,淡黄褐色,壳薄,一端有小盖,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许多卵黄细胞
D.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出
E. 可至机体肝炎、胆管炎、发热、腹痛等症状
15. [多选题]积液中粘蛋白的特点包括 ( )
A. 由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
B. 不能被稀乙酸沉淀
C. 等电点为pH3~5
D. 低分子蛋白质
E. 酸性糖蛋白
16. [多选题]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有关( )
A. 微生物感染
B. 环境因素
C. 基因缺陷
D. 遗传因素
E. 激素水平异常
17. [多选题]质谱离子源在大气状态下工作的主要有
A. 电子轰击源
B. 快原子(快离子)轰击源
C.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源
D.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E. 电(离子)喷雾源
18. [多选题]发生血友病时的检验结果:
A. 出血时间延长
B. 凝血时间延长
C. 复钙时间延长
D.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 凝血酶原消耗减低
19. [多选题]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 )。
A.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
B. 溶血性贫血
C. 肝功能异常
D. 蛋白尿、血尿
E. 精神异常、意识障碍
20. [多选题]中性粒细胞再生性核左移常见于 ( )
A. 急性中毒
B. 急性溶血
C. 急性失血
D.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 急性化脓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