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下列关于上颌窦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为最大的鼻旁窦
B. 开口通中鼻道
C. 窦内积液直立位时不易引流
D. 窦顶为眶下壁
E. 窦底为上颌骨牙槽突
2. [单选题]能引起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
A. 哌替啶
B. 甲氧苄啶
C. 青霉素
D. 氯霉素
3. [单选题]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 )
A. 复制
B. 胞子出芽
C. 二分裂
D. 有丝分裂
E. 有性繁殖
4. [单选题]下列不是局部电位的特点的是( )
A. 无不应期
B. 呈电紧张性扩布
C. 可以加和
D. 具有“全”或“无”现象
5. [单选题]某高校教师到本校附属医院就诊,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而死亡,事后发现有临床医学实习生参与了相关诊治及抢救。关于临床医学实习生伦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临床医学实习生的身份是学生,不是医生
B. 临床医学实习生没有行医资格,依法不能参与诊治和抢救
C. 临床医学实习生是"准医师"
D. 临床医学实习生可以完成病史采集,必要的检查检验等工作,并与带教医师交流
6. [单选题]从传导速度来看,直径粗的神经纤维较细的( )。
A. 传导更远
B. 传导更快
C. 传导更慢
D. 无影响
7. [单选题]早期胃癌( )
A. 蕈伞型
B. 缩窄型
C. 溃疡型
D. 三者均有
E. 三者均无
8. [多选题]有关空肠和回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空肠是小肠的起始段
B. 空肠占空、回肠总长的3/5
C. 十二指肠悬肌是确认空肠始端的标志
D. 回肠有集合淋巴滤泡
9. [单选题]有关脑脊液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经第四脑室侧孔入静脉
B. 经中脑水管入大脑大静脉
C. 经侧脑室脉络丛入静脉
D. 经蛛网膜颗粒入静脉
E. 经室间孔入第四脑室
10. [单选题]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是( )。
A. 心电图的P波
B. 心电图的QRS段波群
C. 心电图的ST段
D. 心电图的QT间期
E. 心电图的T波
1.正确答案 :ABCDE
2.正确答案 :D
解析:哌替啶:即杜冷丁,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苯基哌啶衍生物,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被列为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甲氧苄啶:属抑菌剂,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主要为选择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而合成叶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主要组成部分。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氯霉素: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抗生素,它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能引起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需慎重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长程治疗者尚须查网织细胞计数,必要时做骨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骨髓抑制。但全血象检查不能预测在治疗完成后发生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3.正确答案 :C
解析: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个别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偶有分枝繁殖的方式。
4.正确答案 :D
解析:局部电位的特点是:(1)其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因而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2)只在局部形成向周围逐渐衰减的电紧张扩布,而不能像动作电位一样沿细胞膜进行不衰减的传播;(3)没有不应期,可以发生空间总和和时间总和。
5.正确答案 :C
解析:临床实习学生行使"准医师"的权力,并无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所遵循的只是一种惯例。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赋予医学实习生任何医疗活动的权力。因此见习、实习医生并不具备独立工作的权利,这一点在从学生进入临床的第一天就应该明确。实习医生对临床工作充满热情,渴望有一试身手、独立处理临床事务的机会。但实习医生所有的工作,包括书写病历、处方、下达医嘱以及进行相关操作都必须在带教医师指导和监督下完成。若未经老师允许,擅自进行相关处置,有造成医患纠纷甚至触犯法律的风险。
6.正确答案 :B
解析: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与其直径有关,一般地说,直径越大,传导速度也就越快。
7.正确答案 :E
解析:早期胃癌肉眼分型如下:Ⅰ型(隆起型)、Ⅱa型(表浅隆起型)、Ⅱb型(表浅平坦型)、Ⅱc型(表浅凹陷型)、Ⅲ型(凹陷型)。食管癌的中、晚期肉眼分型如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
8.正确答案 :CD
9.正确答案 :D
解析:脑脊液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其循环途径为:侧脑室内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汇合,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再经蛛网膜颗粒渗入硬脑膜静脉窦。
10.正确答案 :A
解析: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m242v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