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请指出以下有关小儿身长的生长发育规律哪些是正确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儿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请指出以下有关小儿身长的生长发育规律哪些是正确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儿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多选题]请指出以下有关小儿身长的生长发育规律哪些是正确的
  A. 初生平均身长为50cm 
  B. 1岁内前半年每月平均长2.5cm 
  C. 1岁内后半年每月平均长1.5cm 
  D. 2岁时身长平均80cm 
  E. 2~12岁身长=年龄×7+70 
 
[多选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做好几方面工作
  A. 人与岗位的匹配 
  B. 护士与医生的匹配 
  C. 人与人的科学匹配 
  D. 人的荣誉与岗位匹配 
  E. 人的需求与工作报酬的匹配 
 
正确答案 :ACE
[多选题]小儿口服补液盐的组成成分是( )
  A. 氯化钠 
  B. 枸橼酸钠 
  C. 葡萄糖 
  D. 氯化钙 
  E. 氯化钾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小儿口服补液盐成分是氯化钠2.6克、枸橼酸钠2.9克、氯化钾1.5克和葡萄糖13.5克
[单选题]正常新生儿血液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
  A. 出生时血小板数量极低 
  B. 刚出生到第3天时白细胞较高,以后下降 
  C. 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约占70% 
  D. 出生后5~6天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出现第一次交叉现象 
  E. 血容量为50~100ml/kg 
 
正确答案 :A
解析:(1)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出生时红细胞(5?7) X1012/ L,血红蛋白150?230g/L,未成熟儿可稍低。出生6?12h因进食 较少和不显性脱水,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比出生时略高。(2)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出生 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 65,淋巴细胞约占0. 35。出生4?6d两者比 例相等,形成交叉曲线,称为第一次交叉,随后淋巴细胞约占0.60, 中性粒细胞约占〇.35,4?6岁时两者又相等,形成第二次交叉,6 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单 核细胞各年龄其差异不大。(3) 血小板数: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150?250) X109/L。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出现“O”型腿或“X”型腿的月龄常是
  A. 3个月 
  B. 6个月 
  C. 8个月 
  D. 10个月 
  E. 12个月 
 
正确答案 :E
解析:佝偻病极期发生的下肢畸形多发生在1岁左右。
[单选题]下列小儿运动发育中正常的是
  A. 6个月时抱起能竖头 
  B. 8个月稳坐且会站 
  C. 10个月会坐 
  D. 12个月站立 
  E. 18个月独走 
 
正确答案 :D
解析:1.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 2.坐:6个月时能双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 3.翻身:7个月能有意识地翻身。 4.爬: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 5.站、走、跳:11个月可独自站立片刻;15个月可独自走稳,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30个月会独足跳;3岁会跑,骑三轮车等
[单选题]引起早产儿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缺氧 
  B. 产伤 
  C. 过快输入高渗液体 
  D. 机械通气不当 
  E. 脑血管畸形 
 
正确答案 :A
解析: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缺血缺氧性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产伤性颅内出血多见于足月儿。过快输入高渗液体、机械通气不当、原发性出血性疾病、脑血管畸形等原因较罕见。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下列属于团体决策方法的是
  A. 头脑风暴法 
  B. 名义集体决策法 
  C. 德尔菲法 
  D. 电子会议法 
  E. 挑错法 
 
正确答案 :ABCD
[多选题]营养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其原因为 ( )
  A. 生长发育快 
  B. 喂养添加辅食不当 
  C. 消化紊乱及感染性疾病较多 
  D. 早产及双胎者感染性疾病较多 
  E. 铁摄入不足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原因为铁摄入不足;生长发育快而摄入量不足;消化紊乱及感染性和早产及双胎者感染性疾病较多;喂养添加辅食不当
[单选题]心肺复苏的最佳给药途径是
  A. 静脉输液 
  B. 静脉注射 
  C. 肌内注射 
  D. 皮下注射 
  E. 心内注射 
 
正确答案 :B
解析:复苏时首选外周静脉给药.如果从 外周静脉注射复苏药物,则应在用药后再静 脉注射20 ml液体并抬高肢体10~20 s,促进?药物更快到达中心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