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下列哪项与尿的生成过程无关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12-05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下列哪项与尿的生成过程无关"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下列哪项与尿的生成过程无关

A. 肾小球的滤过
B.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C.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排泄
D.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
E. 输尿管的蠕动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

A. 增加淋巴细胞的活动达到"安胎"效应
B. 抑制黄体分泌孕酮
C. 在妊娠8~10周内维持妊娠
D. 降低母体利用糖,将葡萄糖转给胎儿
E. 在妊娠8~10周后继续维持妊娠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第三次卫生革命的目标是

A. 促进人类健康长寿
B. 提高生活质量
C.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D. 以上都不是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已知某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一般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则这种疾病最可能是

A. 无法判断
B. 自然疫源性疾病
C. 地方性疾病
D. 遗传性疾病
E. 季节流行性疾病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一更年期妇女,到医院咨询更年期保健的相关问题,对她的保健建议不应该包括

A. 接受健康教育及卫生指导
B. 必要时性激素治疗
C. 经常服用保健药品
D. 鼓励适量运动
E. 定期健康检查

正确答案 :C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题,考查考生对更年期保健的理解。更年期保健涵盖的内容很多,鼓励适量运动、定期健康检查、接受健康教育及卫生指导、必要时性激素治疗这些保健建议都是正确的,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适量摄入维生素、钙、铁等元素的补充剂,但是不应自己滥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保健品。因此选A。


[单选题]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关的是

A. 森林脑炎病毒
B. 柯萨奇病毒
C. 人乳头瘤状病毒
D. 巨细胞病毒
E. 狂犬病病毒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以下符合生态学研究的特点的是

A. 个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B. 分子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C. 开展专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D. 基因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E. 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0.05,则

A. 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B.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
C.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
D. 两样本率相差很大
E. 两总体率相差很大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神经元之间除了经典突触联系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结构基础是

A. 串联性突触
B. 缝隙连接
C. 交互性突触
D. 混合性突触
E. 曲张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在突触前神经元(神经末端)与突触后神经元之间存在着电紧张偶联,突触前产生的活动电流一部分向突触后流入,使兴奋性发生变化,这种类型的突触称为电突触。这在甲壳类、鱼类中已有深刻了解,在哺乳类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电流传递的突触。一般突触前神经元的活动电位,由于电紧张使突触神经元解除分极,而形成兴奋性突触,但在金鱼的摩斯纳细胞中则见有抑制性突触。作为化学突触,其传递是单向性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为通讯的媒介,而电突触多数是双向传导的,亦即缝隙连接,是以电流(电讯号)传递信息。【该题针对“突触的传递与神经反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肾髓质高渗梯度建立的主要动力是

A. 远端小管,集合管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
B. 远端小管,集合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C. 近端小管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D. 髓袢升支粗段对尿素的主动重吸收
E.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正确答案 :E

解析: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近髓肾单位的髓袢与直小血管是一个并行排列液体逆向流动的U形管道,而各段肾小管对溶质和水有选择性通透性,构成了逆流系统,为肾髓质的渗透梯度的形成具备了条件。   外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外髓部是逆流倍增过程的起始部位,由于髓袢升支粗段位于外髓部,能主动重吸收NaCl,对水则不易通透,所以外髓部的高渗梯度主要由升支粗段NaCl重吸收形成的。   内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与内髓质集合管尿素再循环和髓袢升支细段NaCl由管内向管外组织间液顺梯度扩散有关。 ①尿素再循环:髓袢升支细段管壁对尿素具有中等度的通透性,内髓部组织液中尿素便顺浓度梯度进入髓袢升支细段,小管液相继流经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部、外髓部集合管至内髓集合管处,尿素再顺浓度梯度扩散到组织液,形成尿素再循环,促进内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 ②NaCl对渗透梯度形成的作用:在髓袢降支细段对NaCl不易通透,但对水有通透性,降支细段小管液NaCl浓度愈来愈高,到髓袢顶端转折处达最高值。小管液转入升支细段后,管壁对NaCl有较高通透性,对水则不易通透,NaCl便顺浓度梯度扩散入内髓部组织液,提高内髓部渗透梯度。【该题针对“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m35y91.html
  • 下一篇:执业医师考试宝典公共卫生医师资格备考在线题库(AH3) 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关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阳转率的分母应为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持续1个月以上 每周失眠3次,持续2个月以上 每周失眠3次,持续3个月以上 每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