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急性肠梗阻,大量呕吐,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A. 水过多
B. 等渗性脱水
C. 低渗性脱水
D. 原发性脱水
E. 高渗性脱水
2.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因胸痛就诊,诊断为心绞痛。发生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
A. 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
B. 主动脉瓣狭窄
C.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 心动过缓
E. 心动过速
3.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的健康教育研究领域范畴的是
A. 社区健康教育
B.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
C. 医院健康教育
D. 环境保护健康教育
E. 学校健康教育
4. [单选题]各种补体成分浓度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
A. 3~6个月
B. 6~9个月
C. 3~4个月
D. 1~2个月
E. 2~3个月
5.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A. 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B. 铁缺乏
C. 产生血小板抗体
D.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E. 凝血因子缺乏
1.正确答案 :B
解析:急性肠梗阻患者因消化液和体液的急性丧失,可出现等渗性脱水。此种类型的脱水也是外科最为常见的水钠失衡。
2.正确答案 :A
解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是心绞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腔狭窄和(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冠状动脉扩张能力减弱,血流量减少,对心肌供血处于相对固定状态。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时,冠脉不能响应扩张以满足心肌需血量;或是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不能满足心肌需血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的传入神经末梢而产生心绞痛。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绞痛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D
解析:环境保护健康教育属于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范畴,属于按照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范畴的还有营养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健康教育。
4.正确答案 :A
解析: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3~6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免疫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与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ITP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血小板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ITP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m5191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