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加血提分在线题库(A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8   [手机版]    

2024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加血提分在线题库(A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加血提分在线题库(A8),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对臌胀的预防应着重预防的疾病是

A. 病毒性肝炎
B. 胆胀
C. 痞满
D. 黄疸
E. 癥积


2. [多选题]新加香薷饮的组成原则为辛温复辛凉法,具有以下何种作用( )

A. 散寒
B. 化湿
C. 清暑
D. 燥湿
E. 消积


3. [多选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与麻杏石甘汤证均有咳喘,其区别在于。

A. 前者有表证,后者则无
B. 前者风寒袭表,营卫不和,肺气不降;后者邪热壅肺,肺失肃降
C. 前者有水饮,后者则无
D. 前者腠理闭塞,肺气不降;后者表寒内饮,肺气不降


4. [单选题]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A.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 恶寒与否
C. 恶风与否
D. 汗出与否
E. 头痛与否


5. [多选题]可引起慢性肝炎的药物有

A. 异烟肼
B. 速尿
C. 阿司匹林
D. 磺胺类
E. 乙醇


6. [多选题]湿温的诊断依据是( )

A. 多发于长夏季节,四季皆有
B. 初起热象不显,邪遏卫气分见症明显,可见邪阻膜原
C. 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D. 起病缓,传变慢,病势缠绵,病程长
E. 病中可见上蒙下流,上闭下壅,弥漫三焦的病变


7. [单选题]下列关于四逆汤证病机的描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A. 心肾阴虚,阳不外达
B. 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C. 肾阳衰微,阴盛格阳
D. 心肾气血阴阳俱虚
E. 寒邪直中少阴,阳郁不达


8. [单选题]症见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最适用的方剂是

A. 大陷胸汤
B. 十枣汤
C. 三物白散
D. 大柴胡汤
E. 半夏泻心汤


9. [多选题]据《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大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治痿独取阳明
B. 治之以兰
C. 各补其荣而通其俞
D. 升清降浊
E. 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


10. [单选题]太阳伤寒的治法是

A. 调和营卫
B. 解肌祛风
C. 解表发汗、固护卫阳
D. 益气和营
E.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11. [单选题]湿阻肠道,传导失司证,其治法是

A. 导滞通便
B. 通腑泻热
C. 宣清导浊
D. 通瘀破结
E. 理气通脉


12. [单选题]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

A. 西晋
B. 东汉
C. 南北朝
D. 唐
E. 宋


13. [单选题]小承气汤证的脉象特点是

A. 脉细数
B. 脉沉迟
C. 脉沉涩
D. 脉滑而疾
E. 脉沉结


14. [多选题]小建中汤证可见( )

A. 恶寒
B. 烦
C. 阳脉弦
D. 心中悸
E. 阴脉涩


15. [多选题]伏暑可出现下列哪些证型( )

A. 表里同病
B. 湿热积滞阻于肠道
C. 暑湿郁蒸
D. 邪袭肺卫
E. 暑湿化燥


16. [单选题]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药物的性能是

A. 固表发汗
B. 发散属阳
C. 宣通肺气
D. 补虚
E. 涌泄属阴


17. [单选题]生姜泻心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A.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B. 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
C.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E. 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18. [单选题]《伤寒论》中未论及的发黄证有

A. 火毒发黄证
B. 寒湿发黄证
C. 蓄血发黄证
D. 血虚发黄证
E. 湿热发黄证


19. [多选题]与大肠癌变发生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

A. 腺瘤性息肉
B. 溃疡性结肠炎
C. Corhn病
D. 血吸虫病
E. 胆囊切除术后


20. [多选题]治疗阴阳两虚的方剂有下列哪些( )

A.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B. 薯蓣丸
C. 麦门冬汤证
D. 肾气丸
E. 酸枣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ml4v1j.html
  • 下一篇:2024卫生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卫生高级职笔试考试试题(A8) 其后果是犀地清络饮中用于涤痰开窍的药是(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与麻杏石甘汤证均有咳喘,后者则无 前者腠理闭塞,肺气不降;后者表寒内饮,空虚无主 胃虚水停,藿朴夏苓汤偏于化表湿。血小板生成减少原因:包括遗传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