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3中医妇科正高卫生职称易错易混考试试题(AH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12   [手机版]    

2023中医妇科正高卫生职称易错易混考试试题(AH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中医妇科正高卫生职称易错易混考试试题(AH6),更多中医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

A. 下先受之
B. 上先受之
C. 脏先受之
D. 腑先受之
E. 表先受之


2. [单选题]不属于寒热并用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
B.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C. 黄连汤
D. 黄芩汤
E. 乌梅丸


3. [多选题]牡丹皮活血散瘀之功,适用于

A. 麻疹透发不畅
B. 寒凝心绞痛
C. 血滞经闭
D. 跌打损伤
E. 斑疹


4.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

A. 二便等污秽之物
B. 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 饮食化生的精气
D. 精血津液
E. 卫气


5. [单选题]下列症状中,哪一项不是热与血结证出现的

A. 少腹坚满,按之疼痛
B. 小便自利,口干漱水不欲咽
C. 大便色黑或结
D. 神志如狂或时清时乱
E. 身体灼热,吐衄发斑


6. [多选题]以下哪些药组成越婢汤( )

A. 麻黄、石膏
B. 麻黄、桂枝
C. 生姜、大枣、甘草
D. 防己、茯苓
E. 泽泻、甘草


7. [多选题]附子与干姜比较,正确的是

A. 两药相配可以治疗亡阳证
B. 附子还可以温肺化饮
C. 附子辛热,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D. 干姜善于温通十二经脉
E. 干姜善于温脾阳,善治脾阳不足之脘腹冷痛


8. [多选题]肝气郁结型经行乳房胀痛的主症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经前乳房胀痛不可触衣
B. 疼痛拒按,乳头痒痛
C. 胸胁胀满,烦躁易怒
D. 经行小腹胀痛,经行不畅
E. 舌红苔薄脉弦


9. [单选题]黄疸病中,最多见的病机是

A. 寒湿发黄
B. 火劫发黄
C. 燥结发黄
D. 湿热发黄
E. 虚劳萎黄


10. [多选题]中药汤剂服药方法正确的是

A. 汤剂一般宜温服
B. 解表药宜冷服,服后不宜盖厚被
C. 寒证用热药宜热服
D. 热证用寒药宜寒服
E. 部分解表药服后宜服热粥以滋汗源


11. [多选题]治疗内热消渴的药物是

A. 黄芩
B. 石膏
C. 知母
D. 天花粉
E. 黄连


12. [多选题]肺病在妇科临床上的病症,主要见于

A. 经行吐衄
B. 妊娠失音
C. 胎水肿满
D. 妊娠咳嗽
E. 产后小便不通


13.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秋季的脉象特

A. 中规
B. 中权
C. 中衡
D. 中矩
E. 以上均不是


14. [单选题]《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A. 清热
B. 散寒
C. 养阴
D. 补阳
E. 以上均不是


15. [多选题]妇科外治法常用于哪种疾病

A. 阴痒
B. 阴疮
C. 阴蚀
D. 阴门瘙痒
E. 阴挺


16. [单选题]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A. 风池
B. 风府
C. 百会
D. 大椎
E. 阳维


17. [多选题]下述哪些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的"反治法"?( )

A. 寒因热用
B. 热因热用
C. 塞因塞用
D. 通因通用
E. 甚者从之


18. [多选题]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方剂为

A. 二仙汤
B. 知柏地黄丸
C. 龙胆泻肝汤
D. 左归丸
E. 大补元煎


19. [多选题]理气行滞法在妇科中最常与以下哪些治法配合使用

A. 温经散寒法
B. 活血化瘀法
C. 疏肝解郁法
D. 补益气血法
E. 清热凉血法


20. [多选题]选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有

A. 心脾两虚型产后抑郁
B. 气虚失摄型产后乳汁自出
C. 气虚型产后汗证
D. 气虚型产后恶露不绝
E. 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mlng4n.html
  • 下一篇: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3中医妇科医学职称正高历年考试真题集锦(AH6) 皆为附子汤的主证大青叶的主治证是下列哪些是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加大黄汤证的共有症状( )气滞血瘀型经行浮肿的主症下列哪些是正确的能清胃肠湿热,唯尺脉稍弱,恶心作呕,晨起头晕等# 妊娠三个月后,白带稍增多,善叹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