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职称模拟考试冲刺试题(AH9),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白虎汤证的治法是
  A. 苦寒清热 
  B. 辛寒清热 
  C. 苦燥清热 
  D. 滋阴清热 
  E. 凉血清热 
 
2. [单选题]《本神》说“意有所存谓之”
  A. 智 
  B. 虑 
  C. 思 
  D. 志 
  E. 意 
 
3. [多选题]脾痹的症状表现有( )
  A. 四肢解堕 
  B. 咳 
  C. 呕汁 
  D. 肌绝 
  E. 痞闷不舒 
 
4. [单选题]风温,肺热移肠的大便性状是
  A. 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 
  B. 便溏 
  C. 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 
  D. 下利黏垢不爽 
  E. 便秘干结 
 
5.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指的是
  A. 粪便和尿液 
  B. 水道中的阴液 
  C. 化生的精血津液 
  D. 浓厚的营养物质 
  E. 痰饮等病理产物 
 
6.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预防思想有( )
  A. 未病先防 
  B. 既病防变 
  C. 早期治疗 
  D. 防止误治 
  E. 治未病 
 
7. [单选题]《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心肺 
  B. 肺肾 
  C. 肺脾 
  D. 肺胃 
  E. 肺大肠 
 
8.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生气通天”应解释为
  A. 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互相通应 
  B. 人体阳气与自然界相互通应 
  C. 人体卫气与自然界相互通应 
  D. 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变化关系密切 
  E. 人体阳气有损于太阳 
 
9. [单选题]患者因身劳汗出,常衣里冷湿,日久腰部酸楚冷痛,身体沉重,腰重如带五千钱;但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治宜
  A. 甘草干姜汤 
  B.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C. 苓桂术甘汤 
  D. 甘姜苓术汤 
  E.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0. [单选题]小承气汤方中,大黄的煮法哪项是正确的
  A. 与他药同煮 
  B. 后下 
  C. 先煮 
  D. 麻沸汤浸泡 
  E. 以上都不是 
 
11. [单选题]根据原文"蒸蒸发热者"当用的方药是
  A. 桂枝汤 
  B. 白虎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小承气汤 
  E. 栀子豉汤 
 
12. [单选题]《上古天真论》“地道不通”指
  A. 六腑气机不通 
  B. 大便不通 
  C. 月经停止来潮 
  D. 三焦之道闭阻 
  E. 以上均不是 
 
13. [多选题]桑杏汤证有( )
  A. 身热、头晕、目赤、耳鸣 
  B. 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 
  C. 烦渴引饮、胸满胁痛 
  D. 咽干鼻燥、苔薄白舌边尖红润 
  E. 大便秘结 
 
14. [单选题]太阳温病的提纲证是
  A. 太阳病,发汗已,身灼热,脉浮,汗出 
  B. 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C.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 
  D. 太阳病,发热,身疼痛,无汗而喘 
  E. 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15. [单选题]《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谋虑出焉 
  B. 伎巧出焉 
  C. 神明出焉 
  D. 喜乐出焉 
  E. 治节出焉 
 
16. [单选题]"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一语,出自
  A. 《难经》 
  B. 《内经》 
  C. 《温疫论》 
  D. 《湿热病篇》 
  E. 《伤寒瘟疫条辨》 
 
17. [单选题]某男,35岁。口渴饮水无度,饮一溲一,舌苔薄白,治以五苓散。其治法的理论基础源于
  A.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B.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C.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D. 肺之通调水道 
  E. 以上都不是 
 
18. [多选题]针对秋燥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归纳的基本治疗大法是( )
  A. 上燥治气 
  B. 中燥增液 
  C. 上燥治肺 
  D. 下燥治血 
  E. 中燥治胃 
 
19. [多选题]人参汤主症包括( )
  A. 胸背疼痛 
  B. 胸满短气 
  C. 心中痞闷 
  D. 喘息咳唾 
  E. 胁下逆抢心 
 
20. [多选题]春温见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脉细数。其治法是( )
  A. 滋肺胃 
  B. 攻下热结 
  C. 育肾阴 
  D. 清心火 
  E. 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