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妇产科护理医学正高职称历年真题试卷(D3),更多妇产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教育的要素包括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方法 
  D. 教育内容 
  E. 教育手段 
 
2. [多选题]有关健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健康是一个固定的状态 
  B. 健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C. 健康主要是内环境的平衡 
  D. 健康依赖于生物钟 
  E. 健康就是无疾病 
 
3. [多选题]关于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妊娠晚期子宫呈不同程度的左旋 
  B. 子宫血流量较非孕期增加8~10倍 
  C. 自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腹部可扪及 
  D. 子宫峡部在临产时被拉长至10cm以上 
  E. 卵巢在妊娠期无排卵功能 
 
4.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主观资料
  A. 头晕 
  B. 血压增高 
  C. 疼痛 
  D. 心悸 
  E. 肺部湿啰音 
 
5. [多选题]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因素是( )。
  A. 骨盆狭窄 
  B. 巨大儿 
  C. 双角子宫 
  D. 高龄初产妇 
  E. 胎位不正 
 
6. [多选题]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有
  A. 倡导 
  B. 赋权 
  C. 组织 
  D. 协调 
  E. 管理 
 
7. [多选题]护理评价方式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
  A. 医院质量控制委员会检查 
  B. 护理查房 
  C. 护士长与护理教师的检查评定 
  D. 护士自我评价 
  E. 患者的评价 
 
8. [多选题]先兆子宫破裂的征象是
  A. 病理性缩腹环 
  B. 压痛明显 
  C. 血尿 
  D. 膀胱充盈 
  E. 腹部有一环状凹陷 
 
9. [多选题]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第二产程的护理措施有
  A. 吸氧 
  B. 必要时给予缓解疼痛的药物 
  C. 宫口开全后行阴道助产 
  D. 胎儿娩出后腹部置沙袋 
  E. 如产后出血应立即肌内注射麦角新碱 
 
10. [多选题]与子宫收缩有关的胎心率的变化包括
  A. 无变化 
  B. 减速 
  C. 加速 
  D. 基线胎心率 
  E. 周期性胎心率 
 
11. [多选题]产褥感染细菌的来源有
  A. 幽门螺杆菌 
  B. 肠道菌群 
  C. 呼吸道菌群 
  D. 医源性菌群 
  E. 阴道内或生殖道内的炎性病灶 
 
12. [多选题]防治子宫破裂休克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面色,评估失血量 
  B. 取半卧位,注意保暖 
  C.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输液、输血 
  D. 尽快做好术前准备 
  E. 准备急救药品用物 
 
13. [多选题]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社区护士通常采用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
  A. 评估性措施 
  B. 预防性措施 
  C. 教育性措施 
  D. 治疗性措施 
  E. 计划性措施 
 
14. [多选题]长期反复或大量输注库血可出现 ( )
  A. 伤口渗血 
  B. 心率缓慢 
  C. 便秘 
  D. 呼吸缓慢 
  E. 手足抽搐 
 
15. [多选题]属于原位菌群二度失调临床常见表现的是
  A. 阴道炎 
  B. 慢性腹泻 
  C. 慢性咽喉炎 
  D. 口腔炎 
  E. 心肌炎 
 
16. [多选题]有关女性生殖器淋巴的引流,说法正确的是
  A. 外阴淋巴大部分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B. 阴道下1/3段淋巴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C. 腹股沟浅淋巴结汇入髂外淋巴结 
  D. 宫颈淋巴汇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E. 子宫体淋巴汇入腰淋巴结及腹股沟浅淋巴结 
 
17. [多选题]为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的目的是 ( )
  A. 防止肌肉萎缩 
  B. 防止关节僵硬 
  C.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D. 增加肌张力 
  E. 预防坠积性肺炎 
 
18. [多选题]炭疽感染途径包括
  A. 呼吸道感染 
  B. 消化道感染 
  C. 血液感染 
  D. 皮肤破损接触感染 
  E. 皮肤伤口接触感染 
 
19. [多选题]关于腹部四步触诊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步了解宫高及宫底的胎儿部分 
  B. 第二步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C. 第三步确定胎先露 
  D. 第四步确定先露入盆程度 
  E. 确定腹围值 
 
20. [多选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是
  A.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B. 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C. 除患者病情严重外,一般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D. 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点及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 
  E. 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的预防应用和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