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职称副高考试模拟冲刺试卷(G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11   [手机版]    

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职称副高考试模拟冲刺试卷(G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职称副高考试模拟冲刺试卷(G1),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流脑的病原菌是

A. 肺炎球菌
B. 脑膜炎球菌
C. 衣原体
D. 军团菌
E. 支原体


2. [单选题]有关消毒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表面活性剂对核酸有亲和力,影响繁殖
B. 染料能干扰氧化过程
C. 常用消毒剂包括2%~4%龙胆紫
D. 常用消毒剂包括2%~2.5%碘伏
E. 常消毒剂包括0.01%~0.05%洗必泰


3.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毒素是由于细菌基因发生了溶原性转换产生的

A.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
B. 大肠埃希菌肠毒素
C. 破伤风痉挛毒素
D. 脑膜炎奈瑟菌内毒素
E. A群链球菌红疹毒素


4. [单选题]HIV感染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主要是:

A. CD4分子
B. CD8分子
C. CCR5
D. CXCR4
E. CCR3


5. [单选题]突变的分子基础是碱基的点突变和缺失,有关点突变不正确的叙述是

A. 突变是由于DNA中嘌呤、嘧啶碱基变化的结果
B. 点突变起源于单一碱基的变化或缺失
C. 点突变可造成出现严重后果的氨基酸替换
D. 也可产生一点也不发生变化的蛋白质
E. 点突变的DNA变化都可以被观察到


6. [单选题]以下哪种动物为布鲁司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A. 禽类
B. 猪
C. 牛
D. 羊
E. B+C+D


7. [多选题]有关布鲁司杆菌正确的说法是

A. 布鲁司杆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
B. 布鲁司杆菌主要感染的对象是家禽
C. 柯兹洛夫染色呈红色为鉴别染色
D. 布鲁司菌属中的某些种可引起布鲁司菌病
E. 其传播途径,多为接触皮肤黏膜感染


8. [单选题]关于狂犬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狂犬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B. 病死率几乎达100%
C. 病毒在肌纤维细胞中增殖,最后在神经细胞内增殖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D. 狂犬病病毒为DNA病毒
E. 机体感染后能产生细胞免疫和中和抗体


9. [多选题]以下微生物中可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A. 细菌
B. 病毒
C. 螺旋体
D. 衣原体
E. 真菌


10. [单选题]能促进结核结节形成的是

A. 索状因子
B. 磷脂
C. 硫酸脑苷酯
D. 蜡质
E. 分枝菌酸


11. [单选题]下列哪组病人易发生医院感染:

A. 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婴儿
B. 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青年患者
C. 恶性肿瘤患者、大叶性肺炎、青年患者
D. 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大叶性肺炎
E. 慢性肾者、大叶性肺炎、高龄患者


12. [多选题]分离致病性肠杆菌科菌时,应选用的培养基是:

A. 营养琼脂平板
B. 血平板
C. 选择培养基
D. 鉴别培养基
E. 厌氧培养基


13. [单选题]细菌菌落由光滑型(S)变为粗糙型(R),一般说明:

A. 失去表面抗原
B. 耐药性增加
C. 从毒力弱变为毒力强
D. 毒力不变
E. 毒力、生化反应、抗原性等都有较广泛的改变


14. [单选题]关于内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来源于革兰氏阴性菌
B. 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C. 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 性质稳定,耐热
E. 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15. [单选题]病毒结构中核髓主要成份是

A. 核酸
B. 蛋白质
C. 脂类
D. 多糖


16. [单选题]细菌L型的特点不包括

A. 自然情况或人工诱导均能形成细菌L型
B. 细菌L型需采用高渗培养基培养
C. 细菌L型呈高度多形性
D. 细菌变为L型后丧失致病力
E. 革兰染色多为阴性


17. [单选题]欲计算某年婴儿死亡率,则应选用( )作为分母

A. 同年中0岁组人口数
B. 同年未满1周岁婴儿组
C. 同年活产儿总数
D. 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活产数
E. 同年末0岁组人口数


18. [单选题]白色念珠菌在玉米培养基上可形成

A. 分生孢子
B. 厚膜孢子
C. 有性孢子
D. 子囊孢子
E. 关节孢子


19. [单选题]与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炎非常相似的疾病是

A. 霍乱
B. 病毒性肠炎
C. 伤寒
D. 细菌性痢疾
E. 沙门菌肠炎


20. [单选题]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 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 滤过
C. 简单扩散
D. 载体扩散
E. 胞饮和吞噬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mm33pn.html
  • 下一篇: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解析(G1) 能蔓延生长的细菌一般为有关"病原菌检测的标本采集"的叙述,生长速度最快的是性病淋巴肉芽肿的病原菌是下列肠杆菌科细菌中可产生黏液性菌落,其原因是由于不能用照射紫外线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原因是单向琼脂扩散试验通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