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眼科副高医学职称往年考试试卷(J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14   [手机版]    

中医眼科副高医学职称往年考试试卷(J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眼科副高医学职称往年考试试卷(J5),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牢脉的特点

A. 沉取始得
B. 推筋着骨始得
C. 势大而弦
D. 脉长
E. 搏动有力


2. [多选题]导致黄斑前膜发生的可能原因有( )

A. 视网膜脱离外垫压术
B.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P术后
C. 玻璃体积血
D. 眼内炎
E. 视网膜血管炎


3. [多选题]五倍子主治的病证是

A. 肺虚久咳
B. 遗精滑精
C. 久泻久痢
D. 自汗盗汗
E. 崩漏下血


4. [单选题]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数为( )

A. 45个
B. 67个
C. 44个
D. 69个
E. 43个


5. [单选题]太阳中风汗出的机理是

A. 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 风邪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 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 外邪化热,热迫津出
E. 卫气不共营气谐和


6. [多选题]眼睑挫伤,皮下瘀血血肿,正确的急诊处理原则是早期

A. 热敷患处
B. 加压止血
C. 使用止血剂
D. 冷敷患处
E. 切开排除血肿


7. [多选题]春季角结膜炎患者可选用的药物( )

A. 色甘酸钠
B. 埃美丁
C. 典必殊
D. 氧氟沙星
E. 0.05%FK-506


8. [单选题]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A. 热的症状者用四逆汤
B. 寒的症状者用白虎、承气辈
C. 腹胀用四君子汤
D. 火旺用知柏地黄丸
E. 热结旁流用承气汤


9. [多选题]补骨脂的适应证是

A. 肾阳虚之腰膝冷痛、阳痿、遗精
B. 肝肾不足之筋骨痿软,风湿久痹
C. 遗尿、尿频
D. 肾不纳气之虚喘
E. 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10. [单选题]位于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的腧穴是( )

A. 少商
B. 商阳
C. 中冲
D. 少冲
E. 少泽


11. [单选题]患者,男,68岁。胸闷气喘,咳嗽,咯痰黄稠量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型是

A. 痰热蕴肺证
B. 燥邪犯肺证
C. 风热犯表证
D. 肺热炽盛证
E. 风热犯肺证


12. [多选题]Rb需与哪些疾病鉴别诊断( )

A. 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B. 眼内炎
C. 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D. Coats病
E. 先天性白内障


13. [单选题]前列腺素衍生物Latanoprost(适利达)的降眼压机制是

A. 减少房水分泌
B. 开放小梁网
C. 浓缩玻璃体
D. 增加巩膜葡萄膜通道房水外流
E. 增加视网膜脉络膜通道房水外流


14. [单选题]代赭石除具有平肝潜阳作用外,还能

A. 收敛固涩
B. 镇惊安神
C. 清肝明目
D. 降逆止呕
E. 坠痰平喘


15. [单选题]"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

A. 实中夹虚
B. 虚中夹实
C. 虚实夹杂
D. 真实假虚
E. 真虚假实


16. [多选题]一般外治法中有两种方法常先后使用,此法是

A. 敷法
B. 冲法
C. 洗法
D. 薰法
E. 点眼药法


17.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白头翁汤的适应证

A. 下利便脓血,血色鲜红
B. 滑泄失禁
C. 肛门灼热
D. 渴欲饮水
E. 舌红苔黄


18. [单选题]胆汁的排泄赖于

A. 肺的宣肃功能
B. 脾的运化功能
C. 肾的藏精功能
D. 肝的疏泄功能
E. 心主血脉功能


19. [多选题]针灸治疗眩晕实证的主方包括

A. 百会
B. 风池
C. 肾俞
D. 肝俞
E. 足三里


20. [多选题]应用麦门冬治疗胃阴虚溃疡病,其临床特点应具备以下哪些( )

A. 胃痛暮甚喜按
B. 泛酸明显
C. 口干渴,便秘,心烦
D. 舌红有裂隙,苔薄
E. 脉弦细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mm947v.html
  • 下一篇:卫生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眼科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题库(J5) 薛雪云“湿滞阳明”与叶氏云“胃湿恒多”意义不同,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舌暗红少苔,治当选用咳喘无力,咳痰清稀,语声低怯,脉弱者,尚未化热# 表示湿热合邪,澄彻清冷 诸痉项强# 诸暴强直 诸胀腹大《素问·五脏别论》将胃、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