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模拟冲刺试卷(O6),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正确的是
A. 常有显著的脾大
B. B细胞型占大多数
C. 大而显著且多为单个核仁是幼稚淋巴细胞的突出特征
D. 外周血白细胞数常不高
E. 常表达CD33、CD13
2.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属于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A. 血小板减少症
B. 血小板无力症
C.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D. ITP
E. MDS继发血小板功能异常
3. [多选题]DNA多态性标记有哪些
A. 单倍型
B.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C. 微卫星标记多态性
D. 单核苷酸多态性
E. DNA结构多态性
4. [多选题]有关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含量明显增高
B. 氯化物含量明显下降
C. 可见腺苷脱氢酶活性明显增高
D. 标本静置后可出现薄膜
E. 细胞分类一般以淋巴细胞为主
5. [多选题]提出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HSC)的概念的依据是
A. 造血干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
B. 维持体内恒定的血细胞数量
C. 1961年Till等在动物发现了造血干细胞
D. 1979年,体外培养人造血祖细胞成功
E. 采用了天然的细胞标志纯化造血干细胞和发展体外造血干细胞培养技术
6. [多选题]尿沉渣镜检时,错误的叙述是 ( )
A. 直接用高倍视野观察
B. 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
C. 检查细胞应观察20个高倍视野
D. 检查管型应观察10个低倍视野
E. 检查管型应观察20个低倍视野
7. [多选题]对杂交信号检测的判读哪些是对的 ( )
A. 探针与样品中标记的靶序列匹配不完全时只有弱信号
B. 可以根据完全匹配与不完全匹配杂交的信号比值来判断阳性
C. 如果三条以上探针一靶序列成阳性信号,可定性判断基因的表达
D. 能进行完全匹配的探针一靶序列杂交信号信号明显
E. 探针与样品中标记的靶序列不完全匹配时才有信号
8. [多选题]放射免疫分析中,B/F的分离方法有 ( )
A. 吸附法
B. 双抗体法
C. 固相分离法
D. PR试剂法
E. 化学沉淀法
9. [多选题]洗涤红细胞适用于以下哪些情况 ( )
A. 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
D. 高钾血症者
E. 肝、肾功能障碍者
10. [多选题]关于Ig高变区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 氨基酸组成与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化程度
B. 在结构上与抗原决定簇互补
C. 由高变区和骨架区组成
D. 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主要存在部位
E. H链与L链各有四个高变区
11. [多选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有 ( )
A. 多见于儿童与年轻人
B. 肝脾淋巴结肿大
C. 易发生DIC
D. 牙龈肿胀、口腔溃疡最显著
E. 皮肤粘膜浸润较多见
12. [多选题]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形式不包括 ( )
A. 蛋白质亚基的聚合
B. 交叉聚合
C. 分子识别
D. 分子的自我装配
E. 多酶复合体
13. [多选题]Ⅱa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脂蛋白表现为
A. CM升高
B. TG升高
C. TC升高
D. LDL升高
E. VLDL升高
14. [多选题]关于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表述正确的是
A. 由肽聚糖组成
B. 肽聚糖可达50层
C. 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
D. 较疏松
E. 有细胞外膜层
15. [多选题]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不够敏感,但在肿瘤的预后判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有 ( )
A. 甲胎蛋白
B.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
C. 癌胚抗原
D. 前列腺特异抗原
E. 癌基因erbB-2编码蛋白
16. [多选题]下列肿瘤标志物中属于酶类肿瘤标志物的是
A. DU-PAN-2
B. PSA
C. 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D. AFU(a-L-岩藻糖苷酶)
E. NSE
17. [多选题]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 ( )
A. 药物
B. 疾病的发生、发展
C. 人工技术
D. 物理因素
E. 生物因素
18. [多选题]用末梢血进行白细胞计数时应注意 ( )
A. 采集标本的部位
B. 按照要求正确充池
C. 注意计数池内细胞的分布情况
D. 遵循压线细胞的计数原则
E. 采集标本时如出血不好,应用力挤压
19. [多选题]巨噬细胞可通过哪些途径杀瘤细胞 ( )
A. 产生ON诱导肿瘤细胞调亡
B. 通过补体调理作用
C. 分泌TNF
D. 激活T淋巴细胞
E. ADCC作用
20. [多选题]关于B淋巴细胞系的免疫学标志,以下哪项可在胞质中表达( )。
A. CD10
B. CD19
C. CD20
D. CD22
E. CD7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