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药品有( )。
A. 头孢菌素
B. 阿昔洛韦
C. 瑞替普酶
D. 依托泊苷
E. 红霉素
2. [单选题]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A. 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 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 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3. [单选题]阿米替林中毒对症治疗常见药物是
A. 谷胱甘肽
B. 美蓝
C. 毒扁豆碱
D. 阿托品
E. 肾上腺素
4. [单选题]医院药学部门应当在谁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A. 药学部门负责人
B. 药事管理委员会
C. 医务科(部或处)负责人
D. 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小组
E. 医疗机构负责人
5. [多选题]关于防止可溶性成分迁移正确的叙述是
A. 为了防止可溶性色素迁移产生“色斑”,最根本的防止办法是选用不溶性色素
B. 采用微波加热干燥时,可使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C. 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片剂的含量均匀度
D. 采用箱式干燥时,颗粒之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现象最明显
E. 采用流化(床)干燥法时,一般不会发生颗粒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有利于提高片剂的均匀度,但仍有可能出现色斑或花斑
6.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不宜制成软胶囊
A. 维生素E油液
B. 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C. 骨化醇和骨化三醇油液
D. 维生素AD乳状液
E. 维生素A油液
7. [多选题]可导致药源性肾病的典型药物是
A. 呋塞米
B. 磺胺类药物
C. 氨基糖苷类
D. 非甾体抗炎药
E.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
8. [单选题]最可能引起“红人综合征”的药物是
A. 替考拉宁
B. 克林霉素
C. 氯霉素
D. 两性霉素B
E. 万古霉素
9. [多选题]根据五行相生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
A. 肝旺泻心
B. 滋水涵木
C. 培土生金
D. 佐金平木
E. 益火补土
10. [单选题]下列乳化剂中,不属于固体微粒乳化剂的是
A. 氢氧化铝
B. 氢氧化镁
C. 皂土
D. 明胶
E. 二氧化硅
11. [单选题]防治深静脉血栓常采用的疗法是
A. 先用香豆素后用尿激酶
B. 先用肝素后用香豆素
C. 先用肝素后用尿激酶
D. 先用尿激酶后用阿司匹林
E. 先用链激酶后用水蛭素
12. [多选题]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可产生( )
A. 水肿
B. 湿
C. 痰
D. 饮
E. 便溏
13. [单选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治疗方案是
A. 长春新碱+泼尼松(VP)方案
B.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或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
C. 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泼尼松(HOAP)方案
D. 小剂量阿糖胞苷
E. 左旋门冬酰胺
14. [多选题]药物可能会通过哪些方式影响另一药物的吸收
A. 改变肠道菌群
B. 改变给药途径
C. 改变胃肠道pH值
D. 影响胃排空速度,改变肠蠕动
E. 竞争相互作用的受体
15. [单选题]药品库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A. 30%~70%
B. 30%~75%
C. 35%~75%
D. 40%~70%
E. 45%~75%
16. [多选题]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包括
A. 神经纤维的粗细
B. 体液的pH
C. 药物的浓度
D. 肝脏的功能
E. 血管收缩药
17.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无须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原因是
A. 疗程长
B. 药物安全性高
C. 循证医学资料不多
D. 血药浓度与药效无明显相关
E. 药效可通过明确的临床指标所指示
18. [单选题]替考拉宁治疗严重感染时,谷浓度应高于
A. 10mg/L
B. 20mg/L
C. 10g/L
D. 20g/L
E. 5mg/L
19. [单选题]不宜与抗酸药同服的药物是
A. 铋剂
B. 硫糖铝
C. 丙谷胺
D. 多潘立酮
E. 质子泵抑制剂
20. [单选题]下列的联合应用,不会引起呼吸麻痹的是
A. 氨基苷类抗生素与普鲁卡因合用
B. 氨基苷类抗生素与硫酸镁合用
C. 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
D. 氨基苷类抗生素与全身麻醉药合用
E. 奎尼丁与氯丙嗪合用
1.正确答案 :ABC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药品”。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药品有:①青霉素:青霉素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极易裂解而失效,与酸性较强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促进青霉素裂解为无活性的青霉酸和青霉噻唑酸,宜将一次剂量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于0.5~1小时滴毕,既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浆浓度,又可减少因药物分解而致敏。②头孢菌素:大多数头孢菌素属于弱酸强碱盐,葡萄糖注射液在制备中加入盐酸,两者可发生反应产生游离的头孢菌素,若超过溶解度许可,会产生沉淀或浑浊,建议更换氯化钠注射液或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3mL/1000mL)。③苯妥英钠:属于弱酸强碱盐,与酸性的葡萄糖液配伍可析出苯妥英沉淀。④阿昔洛韦:属于弱酸强碱盐,与酸性的葡萄糖液直接配伍可析出沉淀,宜先用注射用水溶解。⑤瑞替普酶: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使效价降低,溶解时宜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不宜用葡萄糖溶液稀释。⑥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奈达铂:依托泊苷等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不稳定,可析出细微沉淀,宜用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充分稀释,溶液浓度越低,稳定性越大。所以,选项A、B、C、D符合题意。选项E的“红霉素”属于不宜选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的药品。红霉素静滴时若以氯化钠或含盐类的注射液溶解,可形成溶解度较小的红霉素盐酸盐,产生胶状不溶物,使溶液出现白色浑浊或结块沉淀。应先溶于注射用水6~12mL中,再稀释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此外,红霉素在酸性溶剂中破坏降效,一般不宜与低pH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在5%~10%葡萄糖注射液中,添加维生素C注射液(抗坏血酸钠1g)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0.5mL,使pH升高至5.0以上,则有助于稳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2.正确答案 :D
解析: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进入体循环有5种机制,其中被动扩散是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1)被动扩散:是以生物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为动力,药物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移动的过程。其特征是:①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②扩散(吸收)的动力是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且扩散速度在很大浓度范围内符合一级速度过程;③扩散速度除取决于膜两侧浓度差外,还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和扩散系数。(2)主动转运:又称载体转运,是借助于膜的载体的帮助将药物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其特征是:①逆浓度差转运需消耗能量;②需载体参加,故有饱和现象,且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③有竞争转运现象。(3)促进扩散:是借助载体的帮助,使非脂溶性药物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的过程。(4)膜孔转运:小于膜孔的亲水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膜孔透过细胞膜的过程。(5)胞饮和吞噬:黏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随着细胞膜向内凹陷而被包人小泡内,随即小泡与细胞膜断离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称为胞饮。吞噬往往指的是摄取固体颗粒状物质。
3.正确答案 :C
解析:阿米替林是三环类抗抑郁药,能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突触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毒理作用表现:①中枢与外围抗胆碱作用;②心脏毒性;③拟交感作用;④组胺Hi受体拮抗作用。临床表现: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躁狂状态、锥体外系反应及自主神经失调症状。②心血管系统症状,血压先升高然后降低,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突然虚脱,甚至猝死。③抗胆碱症状,口干、瞳孔扩大、视物模糊、发热、便秘、尿潴留等。急救处理:本品中毒无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除常规催吐、高锰酸钾洗胃外,常用毒扁豆碱拮抗其抗胆碱作用,静滴普鲁卡因酰胺治疗心律失常。
4.正确答案 :E
解析:《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药学部门在医疗机构负责人领导下,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管理的规章制度,具体负责本机构的药事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管理本机构临床用药和各项药学技术服务。
5.正确答案 :ABDE
解析:当片剂中含有可溶性色素时,迁移现象表现得最为直观,湿混时虽已将色素及其他成分混合均匀,但颗粒干燥后,大部分色素已迁移到颗粒的外表面,内部的颜色很淡,压成片剂后,片剂表面形成很多“色斑”。为了防止“色斑”出现,最根本的办法是选用不溶性色素。在通常的干燥方法中很难避免可溶性成分的迁移,而采用微波加热干燥时,由于颗粒内外受热均匀一致,可使这种迁移减少到最小的程度。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片剂上产生色斑或花斑,对片剂的含量均匀度影响不大,但是,发生在颗粒之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将大大影响片剂的含量均匀度,尤其是采用箱式干燥时,这种现象最为明显。当采用箱式干燥时,应经常翻动颗粒,以减少颗粒间的迁移,但这样做仍不能防止颗粒内部的迁移。采用流化(床)干燥法时由于湿颗粒各自处于流化运动状态,并不相互紧密接触,所以一般不会发生颗粒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有利于提高片剂的含量均匀度,但仍有可能出现色斑或花斑,因为颗粒内部的迁移仍是不可避免的。
6.正确答案 :D
解析:软胶囊剂中可以填充各种油类或对明胶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或混悬液,也可以填充固体药物,填充的液体内容物可分为3类:①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或不挥发性的液体,如植物油或芳香油。②能与水混溶的不挥发性的液体如聚乙二醇和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③能与水相溶而挥发性小的化合物如甘油、丙二醇和异丙醇。如果药液中含水分超过50%或含低分子量与水互相混溶的挥发性溶剂如乙醇、丙酮、胺、酸及酯类等,均能使软胶囊软化或溶解,因此不宜制成软胶囊剂。题中维生素E油液、骨化醇和骨化三醇油液、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维生素A油液均为油类,可制成软胶囊,但维生素AD乳状液含水,能使囊材软化或溶解,因此不宜制成软胶囊。
7.正确答案 :BCDE
解析:能引起药源性肾病的药物有:①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引起结晶沉淀而导致肾功能损害;②氨基糖苷类药有直接肾毒性,毒性大小顺序为:新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③阿昔洛韦、去甲肾上腺素、甲氧明、去氧肾上腺素有可能引起肾衰竭;④阿司匹林、布洛芬、酮酪酸、吲哚美辛、羟基保泰松、环孢素、两性霉素B、四环素类、利福平、甲氨蝶呤、西咪替丁、博来霉素、丝裂霉素、罗莫司丁、氨苯蝶啶、金诺芬、碘造影剂、白消安、糖皮质激素、促皮质激素、甲睾酮、苯丙酸诺龙、丙酸睾酮等有可能导致肾损伤。呋塞米不是引起药源性肾病的药物。
8.正确答案 :E
解析:万古霉素可能引起“红人综合征”
9.正确答案 :BCE
10.正确答案 :D
解析:固体微粒乳化剂为不溶性固体微粉,可聚集于油水界面上形成固体微粒膜而起乳化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如氢氧化镁、氧氧化铝、二氧化硅:皂土等易被水润湿,可促进水滴的聚集成为连续相,故是O/W型的固体乳化剂;另一类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等易被油润湿,可促进油滴的聚集成为连续相,故是W/O型的固体乳化剂。固体微粒乳化剂不受电解质影响。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与增加黏度的高分子化合物合用效果更好。
11.正确答案 :B
解析: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肺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谴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适应证:①静脉血栓形成后1个月内;②静脉血栓形成后有肺栓塞可能时;③血栓取除术后。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和香豆素类衍化物。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并发肺栓塞,在发病1周内的病人可应用纤维蛋白溶解剂包括链激酶及尿激酶治疗。
12.正确答案 :ABCDE
13.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①缓解诱导治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用的化疗方案是VP方案,以VP方案为基础再与DRN(柔红霉素),ADM(阿霉素),Ara-c,L-ASP(左旋门冬酰胺酶)和6-MP等药物组成许多有效的多药联用
14.正确答案 :ACD
解析:药物吸收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有:①受胃肠道的酸碱度影响。药物一般多呈弱酸性或弱碱性,弱酸性药物在胃内酸性环境中吸收较好,不宜与弱碱性药物同服。②改变胃肠道运动功能。在胃内能被迅速吸收的药物,若与可减慢胃的排空速率的药物同服,则延长在胃内的滞留时间而增加吸收。③改变肠道的吸收功能。对氨基水杨酸钠可引起肠道吸收障碍,与利福平合用可减少其吸收,血药浓度降低。④络合与吸附。四环素、氟喹诺酮类遇钙、镁、铁、铝、铋离子可发生络合,影响其吸收。⑤改变肠道菌群。地高辛在肠道可经正常菌群代谢成双氢地高辛,若合用红霉素,则抑制了正常菌群,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
15.正确答案 :C
解析:药品库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5%~75%
16.正确答案 :ABCE
17.正确答案 :E
解析: 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无须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原因是药效可通过明确的临床指标所指示。故选E
18.正确答案 :A
解析:替考拉宁治疗严重感染时,谷浓度应高于10mg/L,故选A
19.正确答案 :B
解析:硫糖铝不宜与抗酸药同服,故选B
20.正确答案 :E
解析:硫酸镁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和钙拮抗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引起神经肌肉麻痹,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是局麻药,能制止和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而产生传导阻滞,琥珀胆碱为去极化型肌松药,可致呼吸肌麻痹。以上药物合用均可产生呼吸麻痹作用。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mmjy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