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口腔颌面外科医学主治相关专业题库(I3),更多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医师应认真执行医疗文书书写与管理制度,不( )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A. 伪造 
  B. 违规涂改 
  C. 销毁 
  D. 以上都是 
 
2. [单选题]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不包括
  A. 肾炎 
  B. 糖尿病 
  C. 精神压力 
  D. 吸烟 
  E. 骨质疏松症 
 
3. [单选题]选择人工前牙时不必考虑的因素
  A. 剩余牙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B. 患者过去是否戴过义齿 
  C. 患者的面型 
  D. 患者的肤色 
  E. 患者的年龄 
 
4. [单选题]涎腺黏液囊肿最常见的部位 ( )
  A. 下唇 
  B. 上唇 
  C. 舌下腺 
  D. 腮腺 
  E. 腭腺 
 
5. [单选题]在FDI提出的二位数字记录牙方法中46指的是
  A. 右上第一磨牙 
  B. 右下第一磨牙 
  C. 左上第一磨牙 
  D. 左下第一磨牙 
  E. 四个第一磨牙 
 
6. [单选题]关于成釉细胞瘤X线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单房病变边缘可有分叶与切迹 
  B. 多房者分房大小较一致 
  C. 多房最常见 
  D. 颌骨膨胀以唇颊侧为主 
  E. 边缘可有增生硬化 
 
7. [单选题]三叉神经第一支痛时
  A. 封闭眶下孔 
  B. 封闭眶上孔 
  C. 封闭卵圆孔 
  D. 封闭圆孔 
  E. 封闭腭大孔 
 
8. [单选题]氨硝酸银使用于抗牙本质过敏时,在牙面涂
  A. 30秒 
  B. 1分钟 
  C. 15分钟 
  D. 2分钟 
  E. 10秒 
 
9. [单选题]被认为是重要的致龋菌的为
  A. 变形链球菌 
  B. 血链球菌 
  C. 消化链球菌 
  D. 乳杆菌属 
  E. 放线菌属 
 
10. [单选题]以下关于牙周炎发展过程中的早期病变错误的是
  A. 破骨细胞活跃,牙槽骨吸收 
  B. 结合上皮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 
  C. 大量的中性多形核白细胞移入龈沟内 
  D. 牙龈固有层胶原变性、破坏 
  E. 结合上皮增生 
 
11. [单选题]外胚间充质组织不包括( )
  A. 鳃弓软骨 
  B. 牙骨质 
  C. 血管平滑肌 
  D. 血管周细胞 
  E. 横纹肌 
 
12.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老年恒牙的硬度要大于年轻恒牙 
  B. 乳牙硬度小于恒牙 
  C. 未萌牙的釉质密度低于恒牙 
  D. 恒牙釉质密度大于乳牙 
  E. 表面釉质的密度要低于釉牙本质界 
 
13. [单选题]HIV感染最常见的口腔表现
  A. 单纯疱疹 
  B. 带状疱疹 
  C. 毛状白斑 
  D. 念珠菌病 
  E. 卡波两肉瘤 
 
14. [单选题]下颌隆突是较常引起义齿压痛的部位,它位于
  A. 下颌前磨牙的颊侧 
  B. 下颌前磨牙舌侧 
  C. 下颌磨牙舌侧 
  D. 下颌磨牙颊侧 
  E. 下前牙舌侧 
 
15. [单选题]以下哪种水门汀的固化为放热反应
  A. 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 
  B. 磷酸锌水门汀 
  C. 聚羧酸锌水门汀 
  D. 氢氧化钙水门汀 
  E. 玻璃离子水门汀 
 
16. [单选题]以下关于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急救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
  A. 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无条件时应尽早包扎创口,防止外界细菌继续侵入 
  B. 伴发颅脑损伤的病员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暂不作不急需的检查和手术 
  C. 病员如有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应及时作鼻腔或耳道填塞与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D. 对于昏迷伤员,应特别注意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误吸和窒息 
  E. 对于烦躁不安的伤员,可给予适量镇静剂,但禁用吗啡 
 
17. [单选题]下颌牙列中牙周膜面积最大的是
  A. 尖牙 
  B. 第一磨牙 
  C. 第二磨牙 
  D. 第一前磨牙 
  E. 第二前磨牙 
 
18. [单选题]不属于疣状癌的特征是( )
  A. 为鳞状细胞癌的变异型 
  B. 推进式生长 
  C. 结缔组织内炎症反应明显 
  D. 高分化角化上皮外生性过度增生 
  E. 舌多见 
 
19. [单选题]导管结石好发于
  A. 腮腺 
  B. 颌下腺 
  C. 舌下腺 
  D. 黏液腺 
  E. 浆液腺 
 
20. [单选题]女,58岁。左耳前核桃大小肿物一年,渐进性长大,时有疼痛,且向耳颞部放散。触肿物质硬,与周围组织似有粘连,界限不清。左侧闭眼明显较对侧迟钝这种肿瘤不易
  A. 血行转移 
  B. 直接侵犯邻近淋巴结 
  C. 沿血管、神经束生长 
  D. 区域淋巴结转移 
  E. 侵犯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