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中级考试宝典内分泌学主治医师终极考试模拟试卷(I8),更多内分泌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对于腹腔积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腹腔内血液95%经门静脉回流到体循环
B. 血浆蛋白低于25g/L常出现腹腔积液
C. 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时腹腔积液为漏出液
D. 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为渗出液
E. 丝虫病常可引起血性腹腔积液
2. [单选题]心功能不全时,下列哪项不是其代偿的方式( )
A. 交感神经兴奋
B. 心肌肥厚
C. 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
D. 心腔扩大
E. 迷走神经兴奋
3. [单选题]当尿酸析出结晶并在组织内沉积时,理论上血清尿酸值应大于
A. 320μmol/L
B. 380μmol/L
C. 400μmol/L
D. 420μmol/L
E. 480μmol/L
4. [单选题]以下哪项对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和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鉴别诊断有帮助( )
A. 20岁前发现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有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B. 心电图示左室肥厚
C. X线示升主动脉扩张
D. 超声心动图示二叶主动脉瓣
E. 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肥厚
5.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出现右心衰竭时,以下哪项可能不是心衰的表现( )
A. 双肺底湿啰音
B. 肝肿大和压痛
C. 双下肢水肿
D. 胸腔积液
E.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6. [单选题]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特征是
A. 骨质边缘反应
B. 多发性骨折和畸形
C. 痛风石沉积
D. 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
E. 骨膜下皮质吸收和颅骨斑点状脱钙
7. [单选题]急性痛风发作的特点是
A. 缓慢起病、首发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活动后加重
B. 急性起病、首发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剧烈伴红、肿、热,夜间加重
C. 缓慢起病、以腰背部疼痛明显,部位不固定,阴天时加重
D. 缓慢起病、首发小关节,如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休息后加重
E. 缓慢起病、首发腕、膝关节,休息后缓解
8. [单选题]关于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 血脂异常
B. 吸烟
C. 饮酒
D. 高血压
E. 糖尿病
9. [单选题]下列是洋地黄中毒的表现,除了
A. 恶心
B. 视力模糊
C. 黄视或绿视
D. 多源性室早
E. 心电图ST段呈鱼勾样压低
10. [单选题]显性感染的特点是
A. 病原体从体内被清除
B. 病原体潜伏在组织中
C. 病原体引起免疫反应,并发生明显的组织损伤
D. 病原体经常排出体外
E. 病原体未引起组织损伤但引起免疫反应
11. [单选题]下述对骨质疏松症的描述不对的是
A. 多数病人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B. 骨折是本病最为严重的后果
C.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
D. 女性绝经期后发病率升高
E. 雌激素可促进骨吸收,雌激素水平不足是病因之一
12. [单选题]减肥药物奥利司他的药理作用是通过
A. 通过抑制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抑制食欲
B. 选择性地抑制淀粉酶
C. 选择性地抑制磷酸酯酶
D. 选择性地抑制胰蛋白酶
E. 选择性地抑制胃肠道脂肪酶
13. [单选题]女性,40岁,既往无胃病史,因关节痛曾服用解热镇痛药物数片,今晨突发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300ml。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十二指肠溃疡
B. 急性糜烂性胃炎
C. 胃良性溃疡
D. 胃淋巴瘤
E. 胃泌素瘤
14.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恰当的是( )
A. 应用敏感抗生素
B. 应用祛痰、镇咳药物
C.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D.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E. 菌苗注射
15. [单选题]女性,28岁。查体见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
A. 肠伤寒
B. 破伤风
C. 疟疾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脑炎
16. [单选题]诊断糖耐量异常最好的方法是
A. 胰岛素释放试验
B. 葡萄糖耐量试验
C. 空腹血糖
D. 尿糖测定
E. 糖化血红蛋白
17. [单选题]女性,35岁。已婚,未育。糖尿病病史5年。已停经56天,检查证实早孕。空腹血糖10mmol/L。
A. 胰岛素治疗
B. 二甲双胍口服
C. 格列齐特(达美康)口服
D. 单纯饮食控制
E. 格列齐特(达美康)加二甲双胍口服
18. [单选题]心源性哮喘
A.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咯泡沫痰
B.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能平卧,咳白黏痰
C. 下垂性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D. 晨起面部水肿
E. 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
19. [单选题]关于1型糖尿病,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A. 发病年龄较早
B. 对胰岛素较敏感
C. 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
D.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E. 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缺陷有关
20. [单选题]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的高热期
A. 波状热
B. 稽留热
C. 不规则热
D. 弛张热
E. 间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