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主治历年考试真题下载(P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13   [手机版]    

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主治历年考试真题下载(P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主治历年考试真题下载(P5),更多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

A. 内热偏盛
B. 湿热较盛
C. 阴虚较盛
D. 热与水结较盛
E. 邪在阳,表不解


2. [单选题]关于正治法,表述错误的是

A. 正治法又称逆治法
B. 在临床治疗中,正治法应用较广
C. 是一种常规治法
D. 热者寒之
E. 热因寒用


3. [单选题]"痰浊盘踞,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脉络阻滞"是何病证的主要病机

A. 水饮凌心心悸
B. 痰浊阻心健忘
C. 湿盛困脾多寐
D. 痰浊蒙窍证痴呆
E. 痰浊闭阻胸痹


4. [单选题]非行经期,阴道大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沥不止,称为

A. 月经先期
B. 崩漏
C. 月经过多
D. 赤白带下
E. 经期不定


5. [单选题]患者因皮肤疮痍破溃而引发水肿,肿势自颜面渐及全身,小便不利,恶风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 越婢加术汤合桑白皮汤
B.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C.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皮散
D.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猪苓汤
E. 实脾饮合五味消毒饮


6.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脾虚湿滞证黄疸的特点

A. 肌肤淡黄
B. 疸色晦暗不泽
C. 肢软乏力
D. 大便溏薄
E. 小便色清


7. [单选题]不属于养生基本原则的是

A.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B.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C. 突出精神心理健康
D. "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守中思想
E. 辨证论治


8. [单选题]乌梅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黄连
B. 当归
C. 白术
D. 桂枝
E. 附子


9. [单选题]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证的共同见症是

A. 畏寒肢冷,肢体水肿
B. 食少便溏,少气乏力
C. 便血出血,月经量多
D. 腹部疼痛,喜温喜按
E. 脘腹重坠,食后益甚


10. [单选题]黎某,51岁,高血糖病史6年,手足麻木2月余。诊见:口渴喜饮但量不多,疲乏,手足麻木,时有刺痛,下肢发凉,舌淡红,苔薄黄少津,脉缓细。应首选的方剂是

A. 桂枝芍药知母汤
B.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C. 大建中汤
D. 黄芪桂枝五物汤
E. 小建中汤


11.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急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

A. 行之
B. 平之
C. 缓之
D. 散之
E. 润之


12. [单选题]喘鸣音属于

A. 胸语音
B. 湿啰音
C. 干啰音
D. 羊鸣音
E. 爆裂音


13. [单选题]“实”的病机根本在于

A. 邪气盛而正气未虚
B. 脏腑功能紊乱
C. 气滞血瘀
D. 痰湿内阻
E. 以上都不是


14. [单选题]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奇经是

A. 任脉
B. 督脉
C. 冲脉
D. 带脉
E. 阴跷脉、阳跷脉


15. [单选题]感冒风寒轻证所用代表方剂是

A. 荆防达表汤
B. 麻黄汤
C. 羌活胜湿汤
D. 藿香正气散
E. 大青龙汤


16. [单选题]参苏饮与败毒散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前胡、茯苓
B. 羌活、独活
C. 柴胡、川芎
D. 木香、枳壳
E. 半夏、苏叶


17. [单选题]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

A. 麦芽
B. 谷芽
C. 神曲
D. 山楂
E. 鸡内金


18. [单选题]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治宜

A. 栝蒌薤白半夏汤
B. 薏苡附子散
C. 乌头赤石脂丸
D. 桂枝生姜枳实汤
E. 枳实薤白桂枝汤


19. [单选题]只可外用,不宜内服的药物是

A. 轻粉
B. 砒石
C. 升药
D. 炉甘石
E. 硼砂


20. [单选题]患者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其证候是

A. 风热犯肺
B. 风燥犯肺
C. 痰湿蕴肺
D. 风寒袭肺
E. 痰热郁肺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mmz5vg.html
  • 下一篇:中医内科学(中级)模拟考试试题(P5) 说明应激反应的强度与应激事件的下列哪项有关辛甘温热,散寒除湿 除湿通络,脉浮数者 外证未解,祛风除湿。 痰瘀痹阻证  治法:化痰行瘀,3~9g;本品有毛,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肉桂   药性辛、甘、大热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