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师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冲刺密卷答疑(V1),更多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师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冲刺密卷答疑(V1),更多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现病史所指的时间范围是( )。
  A. 当前所有症状出现的时间 
  B. 既往史所涉及病痛的时间 
  C. 从起病到此次就诊的时间 
  D. 医生认为最恰当的时间 
 
2. [单选题]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尖)为
  A. 16寸 
  B. 14寸 
  C. 15寸 
  D. 19寸 
  E. 18寸 
 
3.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八纲辨证的内容是
  A. 病性寒热 
  B. 病变吉凶 
  C. 邪正盛衰 
  D. 病证类别 
  E. 病变部位 
 
4. [单选题]首先提出积聚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的治疗原则的医著是
  A. 《杂病广要》 
  B. 《医宗必读》 
  C. 《外台秘要》 
  D. 《医学入门》 
  E. 《丹溪心法》 
 
5. [单选题]病机属真虚假实的是
  A. 痰涎壅盛,咳嗽气粗 
  B. 久病心悸,面憔体倦 
  C. 大实之病,反见羸状 
  D. 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水肿 
  E. 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腹满痛喜按 
 
6. [单选题]治疗肺痨肺阴亏耗证应选用的中医治法是
  A. 滋阴降火 
  B. 滋阴宣肺 
  C. 清热解毒 
  D. 滋阴润肺 
  E. 滋阴清热 
 
7. [单选题]小儿哺乳后乳汁自口角溢出,称为( )。
  A. 吐乳 
  B. 溢乳 
  C. 呕乳 
  D. 吐奶 
 
8. [单选题]大黄和虎杖均具有的功效是
  A. 止痛,止痉,解毒 
  B. 解毒,通便,退黄 
  C. 通便,解毒,止咳 
  D. 利湿,解毒,止痛 
  E. 通便,利湿,止血 
 
9. [单选题]真心痛的临床表现是
  A. 左胸心前区憋闷疼痛,时痛时止 
  B. 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清冷 
  C. 胸痛,大便秘结,声高气粗 
  D. 胸痛,小便短赤 
  E. 胸痛,咳脓血痰 
 
10. [单选题]四逆散的功用是
  A. 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B. 解肌疏表,清泻里实 
  C. 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D. 疏肝止痛,清热泻结 
  E.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11. [单选题]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疗方剂宜选
  A. 防风汤 
  B. 双合汤 
  C. 薏苡仁汤 
  D. 乌头汤 
  E. 宣痹汤 
 
12. [单选题]治疗经间期出血血瘀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 两地汤 
  B. 二至丸 
  C. 两地汤合二至丸 
  D. 清肝止淋汤 
  E. 逐瘀止血汤 
 
13. [单选题]患儿,3岁。形体消瘦显着,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肚腹膨胀,青筋暴露,毛发稀疏结穗,精神烦躁,夜卧不宁,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诊断为疳证,治疗宜用
  A. 健脾丸 
  B. 资生健脾丸 
  C. 消食导滞丸 
  D. 肥儿丸 
  E. 八珍汤 
 
14. [单选题]发于新生儿臀部的丹毒称为
  A. 内发丹毒 
  B. 抱头火丹 
  C. 流火 
  D. 赤游丹毒 
  E. 缠腰火丹 
 
15. [单选题]当归的作用是
  A. 补血行血,舒筋活络 
  B.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C.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D. 补血益精,补肝肾,通便,解毒 
  E. 补血养阴,益精明目 
 
16.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妊娠恶阻的常见病因病机的是
  A. 肝脾不和 
  B. 肝胃不和 
  C. 心肾不交 
  D. 脾肾气虚 
  E. 心肝血虚 
 
17. [单选题]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证属
  A. 着痹 
  B. 痛痹 
  C. 行痹 
  D. 风湿热痹 
  E. 心痹 
 
18. [单选题]真武汤与实脾散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 茯苓、附子、生姜 
  B. 茯苓、芍药、生姜 
  C. 茯苓、白术、附子 
  D. 茯苓、白术、生姜 
  E. 茯苓、附子、芍药 
 
19. [单选题]蛇串疮的治法是
  A. 滋阴补肾,益气养血 
  B.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 
  C. 疏经活络,调和气血 
  D. 活血化瘀,理气行滞 
  E. 温肾健脾,调和阴阳 
 
20. [单选题]所谓“阴中求阳”,指的是
  A. 阴阳双补 
  B. 壮水之法,以制约阳亢 
  C. 在补阴剂中适当佐用补阳药 
  D. 在补阳剂中适当佐用补阴药 
  E. 扶阳益火之法,以制约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