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中级专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V4),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中级专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V4),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熟地黄的性味是
  A. 甘、苦,寒 
  B. 甘,微温 
  C. 苦,寒 
  D. 甘,寒 
  E. 辛,温 
 
2.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指的是
  A. 粪便和尿液 
  B. 水道中的阴液 
  C. 化生的精血津液 
  D. 浓厚的营养物质 
  E. 痰饮等病理产物 
 
3. [单选题]35岁肾结石男性患者,尿钙明显增高,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正常,选择下列何种药物治疗较好
  A. 呋噻米 
  B. 氢氯噻嗪 
  C. 氨苯蝶啶 
  D. 乙酰唑胺 
  E. 甘露醇 
 
4.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5. [单选题]男性病人,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大出血,下列不符合诊断的是( )。
  A. 有明显腹膜刺激征 
  B. 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解柏油样大便 
  C. 出现失血性休克 
  D. 血红蛋白明显下降 
  E. 病人呈贫血面容,腹部无腹膜刺激征 
 
6. [单选题]支气管呼吸音出现于下列哪个部位有临床意义?( )
  A. 喉头附近 
  B. 胸骨上窝 
  C. 在背部第1、2胸椎附近 
  D. 在背部第6、7颈椎附近 
  E. 除上述以外的其他胸背部 
 
7. [单选题]川牛膝和怀牛膝功效的主要不同点是
  A. 川牛膝偏清上部火热,怀牛膝偏清下部湿热 
  B. 川牛膝偏补肝肾,怀牛膝偏祛风湿 
  C. 川牛膝偏活血通经,怀牛膝偏利尿通淋 
  D. 川牛膝偏强腰膝,怀牛膝偏活血通经 
  E. 川牛膝活血通经力强,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8. [单选题]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收载方剂的医书名为( )。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五十二病方》 
  D. 《诸病源候论》 
  E. 《华佗神方》 
 
9. [单选题]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是
  A.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B.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C.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D.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E. 益气健脾,缓急止痛 
 
10. [单选题]养阴清肺汤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
  A. 清利头目 
  B. 芳香辟秽 
  C. 清热透疹 
  D. 散邪利咽 
  E. 疏散肝郁 
 
11. [单选题]二尖瓣杂音在下列哪种体位听诊最清楚
  A. 坐位 
  B. 立位 
  C. 平卧位 
  D. 右侧卧位 
  E. 左侧卧位 
 
12. [单选题]有明显出血倾向的肝炎是( )。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C. 重型肝炎 
  D. 慢性肝炎 
  E. 淤胆型肝炎 
 
13. [单选题]霍乱兼表证而以里虚寒证为急者,应用何方主治
  A. 四逆汤 
  B. 理中汤 
  C. 白通汤 
  D. 四逆加人参汤 
  E.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14. [单选题]"阴平阳秘"依据的阴阳关系是
  A. 对立制约 
  B. 交感互藏 
  C. 互根互化 
  D. 相互转化 
  E. 相互为用 
 
15. [单选题]血液运行主要依赖的是
  A. 心气 
  B. 脾气 
  C. 肝气 
  D. 肺气 
  E. 胃气 
 
16. [单选题]苏合香丸的功用是
  A.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B. 芳香开窍,定惊安神 
  C. 芳香化浊,安神定惊 
  D. 开窍定惊,辟秽化浊 
  E. 开窍定惊,辟秽解毒 
 
17. [单选题]乌药的归经是
  A. 肺、肝、脾、肾经 
  B. 肺、脾、肾、膀胱经 
  C. 肺、胃、肝、膀胱经 
  D. 肝、胃、大肠、膀胱经 
  E. 肝、肾、胃、小肠经 
 
18. [单选题]具有养心安神,敛汗功效的药物是
  A. 酸枣仁 
  B. 莲子 
  C. 远志 
  D. 合欢皮 
  E. 夜交藤 
 
19. [单选题]大便中经常含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病机属于
  A. 肝郁脾虚 
  B. 脾不统血 
  C. 大肠湿热 
  D. 肛门瘀血 
  E. 脾胃虚寒 
 
20. [单选题]下列方剂组成中含有细辛、薄荷的是
  A. 小青龙汤 
  B. 川芎茶调散 
  C. 大秦艽汤 
  D. 银翘散 
  E. 败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