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正高考试试题精选(Q8),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缺乏 
  B. 机体产生血小板表面相关IgG 
  C. 血小板数量减少 
  D. 血小板聚集活性减低 
  E.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增高 
 
2. [多选题]关于渗出液与漏出液的表达中,哪些是正确的
  A. 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与血中葡萄糖接近 
  B. 渗出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血中葡萄糖 
  C. 漏出液有高于30g/L的蛋白质含量 
  D. 渗出液更容易凝固 
  E. 漏出液pH多呈碱性 
 
3. [多选题]WHO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质评中的标准为
  A. VIS<50为优秀 
  B. VIS<80为优秀 
  C. VIS<100为良好 
  D. VIS<150为及格 
  E. VIS<80为优良 
 
4. [多选题]变异系数常用( )
  A. 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 
  B. 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 
  C. 变异系数还常用于比较多个样品重复测定的误差 
  D. 准确度的比较 
  E. 室间质量评价 
 
5. [多选题]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中,红细胞的有关参数包括 ( )
  A. Hb 
  B. RDW 
  C. MPV 
  D. MCV 
  E. PDW 
 
6. [多选题]属于输血传播性疾病的是
  A. 乙型、丙型肝炎 
  B. 艾滋病 
  C. 梅毒 
  D. 巨细胞病毒感染 
  E. 弓形体病 
 
7. [多选题]流式细胞术可用于下列哪些项目检测 ( )
  A. 细胞分选 
  B. 血小板病诊断 
  C. 白血病免疫分型 
  D.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E. 造血干/祖细胞计数 
 
8. [多选题]可合成vWF的细胞包括( )。
  A. 血管内皮细胞 
  B. 巨核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血小板 
  E. 平滑肌细胞 
 
9. [多选题]奈瑟氏菌属的特点
  A. 革兰阴性双球菌 
  B. 无鞭毛 
  C. 无芽孢 
  D. 有菌毛 
  E. 兼性厌氧菌 
 
10. [多选题]下列哪些细胞因子具有下调免疫功能的作用 ( )
  A. IL-10 
  B. TGF-β 
  C. IL-4 
  D. IL-13 
  E. IL-1Ra 
 
11. [多选题]不能耐受脂溶剂的病毒为
  A. 流感、副流感病毒 
  B. 风疹病毒 
  C. 脊髓灰质炎病毒 
  D. 呼吸道合胞病毒 
  E. 麻疹病毒 
 
12. [多选题]IgG、 IgA、 IgM 均增高的情况常见于
  A. 慢性感染 
  B. 自身免疫性疾病 
  C. 多发性骨髓瘤 
  D. 胆汁性肝硬化 
  E. 慢性活动性肝炎 
 
13. [多选题]细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分泌物特点是
  A. pH<4.0 
  B. 氨试验阴性 
  C. 见到线索细胞 
  D. 乳酸杆菌缺乏 
  E. 白色凝乳状 
 
14. [多选题]微生物危险度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 
  B. 自然感染途径及实验室操作所致的其他感染途径(非消化道途径、空气传播、食入) 
  C. 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干预 
  D. 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 
  E. 暴露的潜在后果 
 
15. [多选题]以肝脏合成能力为基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 ( )
  A. 血凝血酶原时间检测 
  B. 血清胆红素测定 
  C. 血清蛋白质测定 
  D. 血氨测定 
  E. 血清胆汁酸测定 
 
16. [多选题]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变化可表现为
  A. 血清总胆固醇升高 
  B. 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C. 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D.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E. 高密度脂蛋白多正常 
 
17. [多选题]血管内皮释放的NO的作用有 ( )
  A. 舒张血管 
  B. 降低血压 
  C. 抑制血小板的粘附 
  D.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E. 收缩血管 
 
18. [多选题]IgG能与下列哪些分子发生结合 ( )
  A. C1q 
  B. SPA 
  C. CKs 
  D. FcγR 
  E. Ag 
 
19. [多选题]皮肤瘙痒常见下列哪些疾病
  A. 溶血性贫血 
  B. 多发性骨髓瘤 
  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 淋巴瘤 
  E. 粒细胞缺乏症 
 
20. [多选题]人感染肾膨结线虫的可能方式为( )
  A. 经血液传播 
  B. 经胎盘传播 
  C. 吃了含该虫第三期幼虫的蛙或鱼类而引起 
  D. 幼虫经皮肤侵入而感染 
  E. 因吞食了生水中的或水生植物上的寡毛类环节动物而获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