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消化内科学(副高)专项训练考试试题(S8),更多消化内科学_副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不属于胸痹病因的是( )
A. 寒邪内侵
B. 心虚胆怯
C. 饮食不节
D. 情志失调
E. 年迈体虚
2.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头部外伤后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且很快又再入睡。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为
A. 嗜睡
B. 意识模糊
C. 昏睡
D. 轻度昏迷
E. 中度昏迷
3. [单选题]男性,49岁,4小时前,上腹剧烈疼痛。查体:上腹压痛,为明确诊断,下列检查哪项是不必要的
A. 心电图
B. 血清淀粉酶
C. X线腹部平片
D. 肝胆胰B超检查
E. 尿淀粉酶
4. [单选题]先让患者仰卧,行腹部叩诊时,其中腹部呈鼓音,两侧呈浊音,转成左侧位时左侧腹部浊音区增大,而右侧腹部转为鼓音,称为移动性浊音阳性,表示下列哪一种病症
A. 幽门梗阻
B. 急性胃扩张
C. 巨大卵巢囊肿
D. 腹腔内有游离腹水
E. 液波震颤(+)
5. [单选题]下列有关骨度分寸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臀横纹至腘横纹的距离是14寸
B. 膝中至内踝尖的距离是13寸
C. 两乳突之间的距离是9寸
D.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距离是12寸
E. 胸剑联合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是13寸
6. [多选题]足厥阴肝经能主治的病证有( )
A. 腰痛
B. 妇科病
C. 小便不利
D. 疝气
E. 呃逆
7. [单选题]有关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病程长,可有进行性消瘦
B. 表现间歇性吞咽困难
C. 常有食物反流
D. 可有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E. 是由于食管神经肌间神经丛病变所致
8. [多选题]下列哪些因素可诱发反流性食管炎
A. 咖啡
B. 酒精
C. 吸烟
D. 高脂肪饮食
E. 地西泮(安定)
9. [多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下列哪些正确
A. 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
B. 血淀粉酶在起病后48小时开始下降
C. 血钙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D. 严重时血糖升高
E. 血淀粉酶明显升高说明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10. [单选题]消化性溃疡的确诊主要依靠
A. 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B. 胃液分析
C. 典型的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
D. B型超声检查
E. X线钡剂检查和(或)内镜检查
11. [单选题]男性,20岁。活动后心悸、气急2个月,腹部检查肝脏肿大,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凹陷性水肿,你考虑该患者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种诊断
A. 肝硬化腹水
B. 原发性肝癌伴腹水
C. 肝结核伴结核性腹膜炎
D. 肾病综合征伴腹水
E. 右心衰竭、肝淤血伴腹水
12. [单选题]肝内胆管结石 ( )
A. 左肝管多于右肝管
B. 右肝管多于左肝管
C. 左右肝管相等
D. 完全在左肝管
E. 完全在右肝管
13. [单选题]AIDS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 溃疡性结肠炎
B. 细菌性痢疾
C. 隐孢子虫病
D. 肠阿米巴病
E. 兰伯贾第鞭毛虫病
14. [单选题]女,50岁,反复上腹痛伴消瘦,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窦呈持续性向心性狭窄伴充盈缺损。首选的进一步处理是 ( )
A. 治疗后复查
B. B超
C. 胃镜及活检
D. 胃液分析
E. 手术探查
15. [单选题]女性,65岁。上腹不适,早饱,嗳气,食欲缺乏。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 胃黏膜保护药
B. 预防性手术
C. 促胃动力药
D. 定期胃镜随访
E. 抑酸药
16.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直肠排便功能最重要的环节
A. 直肠下段发生排便神经反射
B. 结肠的蠕动,粪便下行
C. 直肠能分泌粘液
D. 外括约肌的自主松弛
E. 腹压的增加
17. [单选题]对肝癌诊断最有价值的体征是哪项 ( )
A. 肝脏大小
B. 肝脏的质地
C. 肝脏表面是否有结节
D. 肝脏表面可听到血管杂音
E. 压痛程度
18. [单选题]患者,女,55岁,近半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或疼痛,伴反食、反酸。发作无规律,查心电图ST—T非特异性改变。给予患者奥美拉唑(洛赛克)20mgbid治疗后7天症状明显缓解,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劳力性心绞痛
B. 不稳定心绞痛
C. 肋软骨炎
D. 胃食管反流病
E. 慢性胃炎
19. [单选题]豆腐渣样阴道分泌物主要见于
A. 滴虫性阴道炎
B. 念珠菌性阴道炎
C. 子宫黏膜下肌瘤
D. 老年性阴道炎
E. 阴道异物
20. [单选题]男性,42岁。上腹部痛1d就诊。血淀粉酶600U(Somogyi法),诊断急性胰腺炎,经治疗痊愈,为预防本病复发,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恰当的
A. 避免暴饮暴食
B. 避免酗酒
C. 忌食油腻食物
D. 积极治疗胆石症
E. 定期预防性应用抑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