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眼科副高职称2024精编在线题库(W6),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眼科副高职称2024精编在线题库(W6),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腻苔的主要特征为
  A. 苔质颗粒细腻致密 
  B. 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 
  C. 舌苔水分过多,扪之湿而滑利 
  D. 苔质颗粒不清 
  E. 苔质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 
 
2.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数是( )
  A. 2条 
  B. 3条 
  C. 4条 
  D. 5条 
  E. 6条 
 
3. [单选题]眼睑血玉样红斑是( )的特征性表现
  A. 硬皮病 
  B. 皮肌炎 
  C. 风湿热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梅毒 
 
4. [单选题]关于睫状体,说法错误的是( )
  A. 睫状体光凝部位是睫状冠 
  B. 玻璃体手术切口位于睫状体平坦部 
  C. 睫状肌主要由交感神经支配 
  D. 晶状体悬韧带附着于睫状突、睫状体平坦部及视网膜前部 
  E. 睫状体无色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即血-房水屏障 
 
5. [单选题]患者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多属于
  A. 食滞胃脘 
  B. 肝胆湿热 
  C. 胃热 
  D. 胃阴不足 
  E. 以上都不是 
 
6. [多选题]蕲蛇治麻风疠毒与其何种作用有关
  A. 祛风止痒 
  B. 祛风通络 
  C. 以毒攻毒 
  D. 舒筋活络 
  E. 祛风止痉 
 
7. [单选题]三焦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 )
  A. 外侧前缘 
  B. 内侧中线 
  C. 外侧后缘 
  D. 内侧前缘 
  E. 外侧中线 
 
8. [多选题]脉络膜视网膜炎引起的视神经萎缩的特点是( )
  A. 视乳头边界模糊 
  B. 视乳头胶质组织增生 
  C. 视网膜血管可有鞘膜,变细 
  D. 筛板清晰 
  E. 视乳头苍白 
 
9. [单选题]大黄后下的目的是
  A. 清热解毒 
  B. 泻热通便 
  C. 清化痰热 
  D. 活血化瘀 
  E. 凉血止血 
 
10. [单选题]当归、肉桂同用的方剂是
  A. 消风散 
  B. 四物汤 
  C. 苏子降气汤 
  D. 补中益气汤 
  E. 逍遥散 
 
11. [单选题]均有清热利湿,退黄疸功效的药物是
  A. 葫芦、冬瓜皮 
  B. 茯苓、赤小豆 
  C. 金钱草、石韦 
  D. 茵陈、冬葵子 
  E. 茵陈、金钱草 
 
12. [单选题]针灸治疗近视的主穴,除睛明、承泣、四白、太阳外,还包括
  A. 风池、太冲 
  B. 风池、悬钟 
  C. 风池、光明 
  D. 风府、光明 
  E. 太阳、风池 
 
13. [单选题]悬钟穴位于( )
  A. 外踝后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B.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C. 外踝下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D.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E. 外踝上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14. [单选题]《至真要大论》属“湿”的病机为
  A. 诸病腑肿,疼酸惊骇 
  B.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 
  C. 诸痉项强 
  D. 诸暴强直 
  E. 诸胀腹大 
 
15. [多选题]吴茱萸汤可用于( )
  A.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B.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 
  C. 胃气虚寒,食谷欲呕 
  D. 干呕,吐涎沫,头痛 
  E. 下利,饥不能食,食入即吐 
 
16. [多选题]下列各脏腑中,与癃闭的发生有关的是
  A. 肺 
  B. 肾 
  C. 膀胱 
  D. 脾 
  E. 胃 
 
17. [单选题]下列关于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外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气候因素 
  B. 地域因素 
  C. 生活环境 
  D. 工作场所 
  E. 外界精神刺激 
 
18. [单选题]蟾酥的功效是
  A. 解毒,杀虫,祛痰截疟 
  B.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C. 杀虫止痒,燥湿 
  D.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E. 解毒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 
 
19. [单选题]患者因冬月产后,少腹拘急,痛轻势缓,连及两胁,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而弱者,最佳方为
  A. 大乌头煎 
  B. 大建中汤 
  C. 小建中汤 
  D. 乌头桂枝汤 
  E. 当归生姜羊肉汤 
 
20. [单选题]具有清气分实热,退蒸功效的药物是
  A. 石膏 
  B. 白薇 
  C. 栀子 
  D. 芦根 
  E. 胡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