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精神疾病的共同特点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2-01-10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精神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精神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精神疾病的共同特点是

A. 幻觉
B. 妄想
C. 人格障碍
D. 无自知力
E. 心理活动异常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舌色淡白兼有白滑苔常提示( )

A. 寒湿
B. 暑湿
C. 气血两虚
D. 食积
E. 阴虚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肠风"、"脏毒"是指( )

A. 尿血
B. 咯血
C. 吐血
D. 便血
E. 衄血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以下关于抽样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系统抽样是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和顺序抽取调查对象
B. 分层抽样可以减少抽样误差
C. 整群抽样要求各群体间的变异要严格控制到最少
D. 单纯随机抽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样本
E. 多级抽样是用于大型调查

正确答案 :D

解析:单纯随机抽样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样本。


[单选题]关于精神疾病病因,错误的是

A. 有内部因素
B. 有外部因素
C.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
D. 精神疾病的病因往往是单一因素
E. 多数精神疾病病因不清

正确答案 :D

解析:精神疾病多数病因未明,病因复杂,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


[单选题]男性,25岁,1年来坚持不用自来水的水龙头,认为会磨损里面的胶皮垫,所以日常生活中不洗脸、不洗手、个人卫生很差。该病人的症状最可能为

A. 强迫性思维
B. 原发性妄想
C. 继发性妄想
D. 思维连贯性障碍
E. 思维逻辑障碍

正确答案 :E

解析:思维逻辑障碍,也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思维障碍表现形式。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从天阴、云厚……等现象做出种种荒谬离奇的判断推理。包括象征性思维,诡辩症等。


[单选题]关于感应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 原发者多以系统性妄想为主要表现
B. 原发者与被感应者关系亲密
C. 被感应者对原发者有依从性
D. 被感应者的症状与原发者基本雷同
E. 原发者文化程度多偏低,被惑应者多年龄较高,文化程度高

正确答案 :E

解析:感应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包括:①原发者多以系统性妄想为主要表现;②原发者与被感应者关系亲密;③被感应者对原发者有依从性;④被感应者的症状与原发者基本雷同;⑤当原发者症状缓解后,被感应者的症状往往亦可随之减轻或消失。临床观察发现,原发者多为年龄较高,受过良好的教育和有较好的智慧,并具有坚强的人格特征,被感应者的文化程度多偏低。


[单选题]ICD-10诊断标准中,抑郁发作时的核心症状不包括

A. 情绪低落
B. 思维迟缓
C. 兴趣丧失
D. 精力不足
E. 疲劳感

正确答案 :B

解析:抑郁症的以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足、疲劳感为主要表现,而思维迟缓为抑郁的表现形式。故选B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诊断要点

A. 精神分裂症病情好转但未痊愈时出现抑郁症状
B. 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至少持续2周以上,且虽然遗留有精神病性症状,但已非主要临床相
C.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动力下降、精力差、睡眠障碍等
D. 需排除抑郁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E. 最近1年内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正确答案 :C

解析:有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部分或大部分控制后可出现抑郁状态,这种抑郁状态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组成部分,也可能是患者在精神症状控制后,自知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时出现的社会心理反应,亦可能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表现。一般达不到重性抑郁发作的程度,但仍存在自杀的危险性。根据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符合以下情况时可考虑此型诊断:①最近1年内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病情好转而未痊愈时出现抑郁症状;②持续至少2周及以上,以抑郁为主要症状,虽然遗留有精神病性症状,但已非主要临床相;③不符合抑郁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而动力下降、精力差、睡眠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他很多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没有特异性,不是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典型表现。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n3on1d.html
  • 下一篇:下列不属于精神障碍的是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精神病学研究的范畴儿童的社会发展中友谊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阶段叙述正确的是寒热往来常见于( )以下哪项不属于认知治疗的非理性信念女性,沉默不语或只说个别词语,是从生物学角度探讨精神疾病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