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
A. 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措施
B. 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
C. 未经同意公布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以引起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
D. 健康教育措施
E. 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
2. [单选题]体现医师克己美德的做法是
A. 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要求有求必应
B. 点名手术无论大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C. 对病人有利而又无损自我利益的才去做
D. 只要是病人的要求就有求必应
E. 风险大的治疗尽量推给别人
3. [单选题]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
A. 病人、污染物和外界环境
B. 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与终末宿主
C. 微生物媒介与宿主
D. 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E. 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
4. [单选题]法定报告人依照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上报属于
A. 主动监测
B. 被动监测
C. 症状监测
D. 自愿监测
E. 哨点监测
5. [单选题]下列提示存在心源性水肿的体征,正确的是
A. 肝脾大
B.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C. 双踝部水肿
D. 胸腔积水
E. 腹腔积水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A
3.正确答案 :D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核学生对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B","病人、污染物和外界环境"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因为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才叫传染。应复习传染的概念;②选答"D","微生物媒介与宿主"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③选答"E","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是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要点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是变化的条件,人体是变化的根据,病原体要通过人体起作用,至于环境因素,不仅可以改变病原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引起它们遗传性质的改变,使之丧失或获得新的对人体的致病能力,因此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4.正确答案 :B
解析:我国主要的疾病监测方法(1)被动监测:下级监测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监测资料,而上级监测单位被动接受,称为被动监测。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此类监测。(2)主动监测:上级监测单位专门组织调查或者要求下级监测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称为主动监测。传染病漏报调查以及对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等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的监测属于主动监测。(3)常规报告: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由法定报告人上报传染病病例,属于常规报告。(4)哨点监测:对能够反映总人群中某种疾病流行状况的有代表性特定人群(哨点人群)进行监测,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属于哨点监测。症状监测系统是监测体系:是长期系统地连续收集并分析包括临床症状群在内的各种健康相关数据,常以非特异性的症状或现象为基础,提高对疾病或卫生事件反应的及时性。
5.正确答案 :B
解析:右心衰竭患者,如按压其肿大的肝脏时,则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是右心衰竭的重要征象之一。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n7x4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