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3中医妇科学(中级)考试模拟系统(AI1),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对乙肝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的是
  A. 抗HBe 
  B. 抗HBs 
  C. DNA聚合酶 
  D. 抗核抗体 
  E. 抗HBc 
 
2. [单选题]产后痉证阴血亏虚型的主症有( )。
  A. 头项强直 
  B. 牙关紧闭 
  C. 四肢抽搐 
  D. 舌淡红,无苔,脉虚细 
  E. 以上都是 
 
3. [单选题]下述情形中,不属于国家、集体医疗机构中的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的是
  A. 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 
  B. 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C. 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 
  D. 私人营利性医疗服务 
  E. 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4. [单选题]女患者,30岁,停经56天,无明显诱因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查尿妊娠试验阳性,其治法是:
  A. 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B.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C.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D. 补肾固冲,止血安胎 
  E. 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5. [单选题]用发酵制成的药是
  A. 大豆黄卷 
  B. 麦芽 
  C. 西瓜霜 
  D. 神曲 
  E. 阿胶 
 
6. [单选题]五脏中,最易导致气机郁滞的是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7. [单选题]痉病的主脉是
  A. 浮紧脉 
  B. 紧而弦脉 
  C. 沉迟脉 
  D. 沉而细者 
  E. 浮数脉 
 
8. [单选题]可引起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是
  A. 伤寒 
  B. 胃大部切除术后12小时 
  C.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 脾破裂 
  E.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9. [单选题]目前认为《内经》成书时间当在( )
  A. 公元一世纪内 
  B. 公元前一世纪内 
  C. 公元二世纪 
  D. 公元前二世纪 
  E. 公元前三世纪 
 
10. [单选题]下列方证中,病机与肝郁无关的是
  A. 甘麦大枣汤证 
  B. 半夏厚朴汤证 
  C.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 
  D. 酸枣仁汤证 
  E. 奔豚汤证 
 
11. [单选题]霍乱阳亡阴竭,症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 ,脉微欲绝者,当用下列何方主之
  A. 四逆汤 
  B. 通脉四逆汤 
  C. 白通汤 
  D.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E. 白通加猪胆汁汤 
 
12. [单选题]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咳,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候是
  A. 湿淫 
  B. 暑淫 
  C. 寒淫 
  D. 风淫 
  E. 燥淫 
 
13. [单选题]关于临床科研实验道德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临床科研设计要建立在坚实的业务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 
  B. 要坚持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使之具有严格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C. 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切实完成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D. 客观分析综合实验所得的各种数据,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可任意去除实验中的任何阴性反应 
  E. 实验失败或不符合要求时应该重做,不可将其作为分析依据 
 
14. [单选题]女患者,30岁,停经45天,恶心呕吐4天,不能进食,呕吐痰涎,胸脘满闷,舌淡,苔白腻,脉滑,治疗最佳方剂是:
  A. 参苓白术散 
  B. 香砂六君子汤 
  C. 苏叶黄连汤 
  D. 温胆汤 
  E. 小半夏加茯苓汤 
 
15. [单选题]温脾汤的功用是
  A. 温中健脾,行气除满 
  B.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C.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D. 温脾散寒,消食止泻 
  E. 温脾暖胃,化湿和中 
 
16. [单选题]治疗带下病肾阳虚证,应首选
  A. 内补丸 
  B. 易黄汤 
  C. 止带方 
  D. 完带汤 
  E. 肾气丸 
 
17.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除半夏、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外,还有
  A. 黄连、黄柏 
  B. 栀子、连翘 
  C. 黄连、黄芩 
  D. 柴胡、枳壳 
  E. 黄芩、黄柏 
 
18. [单选题]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A. 阴中之阳 
  B. 阳中之阴 
  C. 阳中之阳 
  D. 阴中之阴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肾虚水肿的临床表现
  A. 孕后面浮肢肿 
  B. 按之没指 
  C. 口淡无味 
  D. 心悸气短 
  E. 下肢逆冷 
 
20. [单选题]煅法属于的炮制方法是
  A. 修治 
  B. 水制 
  C. 火制 
  D. 水火共制 
  E. 其他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