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儿科医学主治医师在线题库在线测评(D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14   [手机版]    

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儿科医学主治医师在线题库在线测评(D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儿科医学主治医师在线题库在线测评(D5),更多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牡蛎散煎煮时,原方注明应加入的药物是

A. 诃子
B. 乌梅
C. 白果
D. 小麦
E. 桔梗


2. [单选题]瓜蒂具有的功效是

A. 涌吐痰涎,截疟
B.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C.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
D. 涌吐痰涎,收疮
E. 涌吐痰食,温肺化饮


3. [单选题]在“珍羞迭荐,食如无味”中,“迭”的词义是

A. 重叠
B. 全部
C. 交替
D. 丰盛
E. 美味


4. [单选题]芳香化湿药的主治证是

A. 水湿内停
B. 水湿泄泻
C. 湿痹拘挛
D. 湿疹湿疮
E. 湿阻中焦


5. [单选题]以下除哪项外,均是紫癜风热伤络证的症状( )

A. 紫癜分批发
B. 小腿及臀部较多
C. 颜色较鲜明
D. 关节肿痛,尿
E.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6. [单选题]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 风邪
B. 火邪
C. 暑邪
D. 燥邪
E. 以上都不是


7. [单选题]羚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二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 清热平肝息风
B. 滋阴增液舒筋
C. 滋阴潜阳息风
D. 清热活血止痛
E. 滋阴清热安神


8. [单选题]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芍药、甘草
B. 杏仁、半夏
C. 半夏、生姜
D. 生姜、大枣
E. 茯苓、半夏


9. [单选题]养阴清肺汤与百合固金汤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

A. 生地、玄参
B. 贝母、薄荷
C. 当归、白芍
D. 桔梗、丹皮
E. 熟地、甘草


10. [单选题]麻黄根与浮小麦共同的功效是

A. 止泻
B. 止咳
C. 止遗
D. 止汗
E. 止血


11. [单选题]吴茱萸汤证的主要头痛部位在

A. 前额
B. 巅顶
C. 枕部
D. 头侧
E. 整个头部


12.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A. 发热的高低
B. 有无神志变化
C. 有无燥屎内结
D. 腹满的轻重
E. 汗出的多少


13. [单选题]按公式计算,身高112cm的小儿年龄是

A. 4岁
B. 5岁
C. 6岁
D. 7岁
E. 8岁


14.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实证的临床表现

A. 二便失禁
B. 自汗盗汗
C. 面容憔悴
D. 疼痛隐隐
E. 二便不通


15. [单选题]"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主要指的是

A.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 邪气伤人,必伤人体的正气
C.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D.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E. 正气虚弱,邪气不足


16. [单选题]太阳中风证,其发热的特点是

A. 翕翕发热
B. 蒸蒸发热
C. 身大热
D. 烦热
E. 潮热


17. [单选题]关于主诉,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是患者本次就诊想要解决的所有问题
B. 是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C. 是医生判断病情轻重的主要依据
D. 是患者所有问题的归纳
E. 是既往史中最主要的病史资料


18. [单选题]最常见的外风证候是

A. 咳嗽,喉痒,鼻塞
B. 风疹,肤痒,麻木
C. 面浮,肢肿,少尿
D. 恶风,微热,汗出
E. 眩晕,抽搐,震颤


19. [单选题]对乙肝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的是

A. 抗HBe
B. 抗HBs
C. DNA聚合酶
D. 抗核抗体
E. 抗HBc


20. [单选题]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下列不属于传化之腑的是

A. 胃
B. 大肠
C. 小肠
D. 胆
E. 膀胱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ndzqvd.html
  • 下一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宝典2024中医儿科学(中级)备考考试试题(D5) 又能治疗各种疮疡、咽喉肿痛、目疾、口疮等的常用药物是寒湿痹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医学道德评价的依据应是《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是由于“寒热”是阳明病的主脉是水痘毒热重证的首选方剂是:疳证的主要治疗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