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备考考试试题(Q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22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备考考试试题(Q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备考考试试题(Q4),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肝癌急则治其标,常用的治法是

A. 活血化瘀
B. 清热解毒
C. 消积散结
D. 逐水破气
E. 养血柔肝


2. [单选题]某男,70岁。两天前高热,面红,咳喘,舌红,苔黄,脉数。服阿司匹林后汗出如洗,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据此分析,其病机应为

A. 阳胜则热
B. 重热则寒
C. 阳胜则阴病
D. 热胜则肿
E. 热伤气


3. [单选题]坏病的辨证论治原则可概括为

A. 先表后里
B. 先里后表
C. 表里同治
D. 阴阳自和必自愈
E.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4. [多选题]消渴的病变脏腑为

A. 心
B. 肝
C. 肺
D. 胃
E. 肾


5. [单选题]“代则气衰”之“代”是指

A. 脉来濡软
B. 脉缓而有歇止
C. 脉细软而数
D. 脉促急
E. 脉细软


6. [多选题]叶天士认为,发生战汗后,脉静身凉,应注意的是( )

A. 宜养胃生津
B. 宜令病者安舒静卧
C. 不宜再用发汗,重伤其表
D. 不宜频频呼唤,使其烦躁
E. 温阳利水


7. [单选题]《素问·六微旨大论》中的"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了气的运动具有

A. 代表性
B. 对立性
C. 普遍性
D. 特殊性
E. 相关性


8. [多选题]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多发生于大肠,以下列哪段为主

A. 空肠
B. 回肠下段
C. 回盲部
D. 乙状结肠
E. 直肠


9. [单选题]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治宜

A. 白虎汤
B. 白虎加人参汤
C. 大承气汤
D. 大柴胡汤
E. 以上都不是


10. [多选题]阳黄湿热兼表型宜选用

A. 茵陈蒿汤
B. 甘露消毒丹
C. 茵陈术附汤
D.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E. 茵陈四苓散


11. [多选题]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的共见症状包括( )

A. 心下痞
B. 恶心呕吐
C. 干噫食臭
D. 肠鸣下利
E. 谷不化


12. [单选题]"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揭示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

A. 相互交感
B. 相互制约
C. 相互为用
D. 消长平衡
E. 相互转化


13. [单选题]患者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每逢阴雨天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应选用

A. 桂枝附子汤
B. 白术附子汤
C. 甘草附子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芍药知母汤


14.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A. 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 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 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 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E. 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5. [多选题]《灵枢·本神》所言,肝病病症的特点有( )

A. 狂妄不精
B. 阴缩挛筋
C. 胁骨不举
D. 毛悴色夭
E. 多死于秋


16. [多选题]与大肠癌变发生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

A. 腺瘤性息肉
B. 溃疡性结肠炎
C. Corhn病
D. 血吸虫病
E. 胆囊切除术后


17. [多选题]预防胆胀发生的重要措施是

A. 积极治疗胁痛,黄疸,气郁等症
B. 坚持足够疗程
C. 加强体育锻炼
D. 防止感冒
E. 病症治愈后注重调理


18. [多选题]癃闭的病因为

A. 湿热蕴结
B. 脾气不升
C. 肾元亏虚
D. 肝郁气滞
E. 尿路阻塞


19. [多选题]重症泄泻包括

A. 泻下物腥秽
B. 泄泻腹痛
C. 泄泻而不能食
D. 暴泻无度
E. 久泻滑脱不禁


20. [多选题]针对暑病特点,张凤逵说:暑病治疗( )

A. 首用辛凉
B. 继用甘寒
C. 首用苦寒
D. 继用咸寒
E. 再用酸泄酸敛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ne5471.html
  • 下一篇: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医学高级职称历年真题库(Q4) 身必黄,桃花汤证中应有( )肝癌调摄的目的是白头翁汤中没有哪味药物能够减少胰腺外分泌的措施有《素问·评热病论》中的“劳风”病;其形成的机理是"太阳病,十日巳去,病痞结,40岁。过食肥甘厚味多年,气逆于肺 风寒束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