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康复医学治疗主管技师易混易错考试试题(Q6),更多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极度用力对应的RPE数值为
A. 15
B. 16
C. 17
D. 18
E. 19
2. [单选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被称作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后电位
D. 复极化
E. 去极化
3. [单选题]一次心理治疗的治疗时间一般以
A. 20~30分钟为宜
B. 30~40分钟为宜
C. 40~50分钟为宜
D. 50~60分钟为宜
E. 60~70分钟为宜
4. [单选题]下列关于DR较CR的更具优点中哪项不正确
A. 时间分辨力明显提高
B. 患者接受X线的剂量更小
C. 后处理图像的层次更加丰富
D. 实现X线数字化储存、再现及传输
E. 省略TCR技术中激光读取的步骤,更加简单
5. [单选题]中枢性面瘫治疗措施不包括
A. 针灸
B. 物理治疗
C. 面肌按摩
D. 鼻饲管进食
E. 主动运动训练
6. [单选题]下列有关心理实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心理是脑的功能
B. 脑是心理的器官
C. 心理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E. 心理是主观认识的反映
7. [单选题]改良Barthel指数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程度将功能等级数分为
A. 2
B. 3
C. 4
D. 5
E. 6
8. [单选题]大腿假肢步态评定中,"假肢处于站立期时,出现明显生理性腰椎前凸"属于
A. 扭动
B. 侧倾步态
C. 外展步态
D. 画弧步态
E. 腰椎前凸
9. [单选题]Barthel指数评定中修饰不包括
A. 洗头发
B. 梳头
C. 刷牙
D. 刮脸
E. 化妆
10. [单选题]属于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的是
A. 认知过程
B. 追求自我
C. 个性倾向性
D. 自我意识
E. 个性心理特征
11. [单选题]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中,导入人体的离子形成离子堆一般在皮下
A. 1mm
B. 5mm
C. 10mm
D. 15mm
E. 20mm
12. [单选题]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为
A. 每搏输出量
B. 心输出量
C. 心指数
D. 射血分数
E. 心力贮备
13. [单选题]考虑一脑外伤患者存在单侧忽略,最适用于该症状评定的测试是
A. 辨认和挑选物品
B. 相片辨认
C. 画图测验
D. 重叠图试验
E. 图形-背景测试
14. [单选题]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
A. 骶髂关节
B. 坐骨大孔
C. 坐骨小孔
D. 耻骨联合
E. 髋骨固有韧带
15. [单选题]偏瘫患者由坐位一站立位转移时顺序正确的是
A. 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B. 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C. 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D. 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E. 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16. [单选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乳腺炎紫外线照射时注意遮盖乳头
B. 痈吸收修复期可使用微热量微波疗法
C. 阑尾炎术后防止肠粘连可使用干扰电
D. 甲沟炎早期炎症浸润期,可使用直流电抗生素离子导入
E. 丹毒早期炎症浸润期紫外线局部照射,首次剂量宜偏低,逐渐增加治疗剂量
17. [单选题]冠心病伴随的继发性躯体和心理障碍,"体力活动减少,从而降低心血管系统适应性,导致循环功能降低"属于
A. 行为障碍
B. 代谢功能障碍
C. 呼吸功能障碍
D. 心血管功能障碍
E. 全身运动耐力减退
18. [单选题]一个步行周期中摆动相所占的比例是
A. 30%
B. 40%
C. 50%
D. 60%
E. 70%
19. [单选题]"人体内环状组织结构相当于线圈,处于高频电流所产生的高频交变磁场中时会产生高频交变的感应电流"属于
A. 涡电流
B. 位移电流
C. 介质损耗
D. 欧姆损耗
E. 非热效应
20. [单选题]在体表最易摸到股动脉搏动的部位是
A. 腹股沟韧带中、外1/3交点下方
B. 腹股沟韧带中、外1/3交点上方
C.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
D. 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E. 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