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医学中级职称题库冲刺(T7),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医学中级职称题库冲刺(T7),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分枝杆菌又名抗酸杆菌的原因是
  A. 不易着色,但着色后能抵抗盐酸脱色 
  B. 能在酸性环境中生长 
  C. 产生碱性代谢产物 
  D. 细菌结构中含有大量碱性物质 
  E. 对强酸抵抗力强 
 
2. [单选题]可用来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的细菌是
  A. 葡萄球菌 
  B. 变形杆菌 
  C. 大肠埃希菌 
  D. 链球菌 
  E. 沙门菌 
 
3. [单选题]流感病毒易发生抗原变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核蛋白易变异 
  B. 基质蛋白易变异 
  C. 非结构蛋白易变异 
  D. 血凝素易变异 
  E. 聚合酶易变异 
 
4. [单选题]枯草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是
  A. 混浊生长 
  B. 沉淀生长 
  C. 菌膜生长 
  D. 线形生长 
  E. 链形生长 
 
5. [单选题]检验的原始记录的保管期为
  A. —般不得少于半年 
  B. —般不得少于1年 
  C. —般不得少于2年 
  D. —般不得少于3年 
  E. —般不得少于5年 
 
6. [单选题]不能用外斐反应区别的疾病是
  A. 战壕热与斑点热 
  B. 斑疹伤寒与斑点热 
  C. 斑疹伤寒与恙虫病 
  D. 战壕热与Q热 
  E. 斑点热与Q热 
 
7. [单选题]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A. 成年动物 
  B. 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 
  C. 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 
  D. 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 
  E. 仅使用单一性别 
 
8.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属于
  A. 弹状病毒科 
  B. 披膜病毒科 
  C. 冠状病毒科 
  D. 腺病毒科 
  E. 布尼亚病毒科 
 
9. [单选题]药敏试验结果报告中,S代表
  A. 敏感 
  B. 轻度敏感 
  C. 中介 
  D. 耐药 
  E. 中度敏感 
 
10. [单选题]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共
  A. 35种 
  B. 36种 
  C. 37种 
  D. 38种 
  E. 39种 
 
11. [单选题]耶尔森菌属的主要致病种包括
  A.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鼠疫耶尔森菌 
  B.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 
  C. 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 
  D.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 
  E.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鼠疫耶尔森菌、结核耶尔森菌 
 
12. [单选题]研究细菌性状最好的时期是
  A. 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静吐期 
 
13. [单选题]普通光学显微镜在用油镜时可放大标本
  A. 200倍 
  B. 500倍 
  C. 2000倍 
  D. 100倍 
  E. 1000倍 
 
14.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染途径主要是
  A. 呼吸道传播 
  B. 粪-口传播 
  C. 皮肤伤口感染 
  D. 垂直传播 
  E. 接触传播 
 
15. [单选题]大肠埃希菌革兰染色结果是
  A. 红色 
  B. 蓝色 
  C. 紫色 
  D. 绿色 
  E. 黄色 
 
16. [单选题]测量DNA分子浓度,光的波长是
  A. 245nm 
  B. 255nm 
  C. 260nm 
  D. 275nm 
  E. 290nm 
 
17. [单选题]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原体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 乙型肝炎病毒 
  C. 埃博拉病毒 
  D. 柯萨奇病毒 
  E. 轮状病毒 
 
18. [单选题]特异地作用于鸟嘌呤核苷酸3′端磷酸并切割与相邻核苷酸相连的磷酸二酯键是
  A. RNA酶A 
  B. RNA酶I 
  C. S1核酸酶 
  D. DNA酶I 
  E. T7噬菌体DNA聚合酶 
 
19. [单选题]鼠型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 普氏立克次体 
  B. 莫氏立克次体 
  C. 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D. 贝纳柯克斯体 
  E. 汉塞巴通体 
 
20. [单选题]哪些部门参与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A.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主管部门 
  C.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 卫生部医政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