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消化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备考考试试题(U1),更多消化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消化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备考考试试题(U1),更多消化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急性肝损伤时,实验诊断指标变化特征有
  A. 转氨酶显著升高,通常超过正常参考范围上限8倍以上 
  B. 白蛋白显著下降 
  C. 常伴有血清胆红素的升高 
  D. ALP可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其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的3倍 
  E. 急性肝损伤时,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2. [多选题]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严密观察
  A. 尿量 
  B. 定期复查血常规与血尿素氮 
  C. 神志变化 
  D. 呕血及黑粪情况 
  E. 生命体征 
 
3. [多选题]腹水形成因素错误的是
  A. 低清蛋白血症 
  B. 肝淋巴液生成过少 
  C. 醛固酮增多使水吸收增加 
  D. 有效血循环血量不足 
  E. 抗利尿激素增多使钠重吸收增多 
 
4. [多选题]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包括( )
  A. 长期心脏压力负荷过重 
  B. 长期心脏容量负荷过重 
  C. 心室舒张充盈受限 
  D. 原发性心肌损害 
  E. 循环血量不足 
 
5. [单选题]肾在五行属水,与其相表里的是( )
  A. 膀胱 
  B. 胆 
  C. 胃 
  D. 小肠 
  E. 耳 
 
6. [多选题]溃疡病患者做胃液分析时,下述判断哪些正确
  A. BA0>15mmol/h,MA0>60mmol/h,提示胃泌素瘤 
  B. 胃溃疡的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 
  C.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酸分泌增高 
  D. 胃泌酸功能检查提示胃酸缺乏时,应怀疑是恶性溃疡 
  E. 复合性溃疡胃酸分泌降低 
 
7. [单选题]与眩晕证有关的主要脏腑是( )
  A. 肺、脾、肾 
  B. 心、肝、肾 
  C. 肝、脾、肾 
  D. 肺、胃、肾 
  E. 心、脾、肾 
 
8. [多选题]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合用抗生素预防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抗生素的选用应考虑
  A. 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均可使用 
  B. 对胰腺有良好渗透性的抗生素 
  C. 对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 
  D. 对肠道敏感的抗生素 
  E. 广谱抗生素 
 
9. [多选题]从治法包括( )
  A. 寒者热之 
  B. 寒因寒用 
  C. 通因通用 
  D. 用寒远寒 
  E. 热因热用 
 
10. [多选题]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表现在 ( )
  A. 病变范围 
  B. 粘膜皱襞变细或平坦 
  C. 粘膜有无糜烂和出血点 
  D. 可否透见粘膜下血管 
  E. 伴胆汁反流 
 
11. [多选题]近期大量饮酒后可发生酒精性肝炎,出现的症状为
  A. 恶心呕吐 
  B. 食欲减退 
  C. 乏力 
  D. 肝区疼痛 
  E. 严重者可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 
 
12. [单选题]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舌淡,苔薄,脉沉细。方选( )
  A. 归脾汤 
  B. 固阴煎 
  C. 逍遥散 
  D. 大补元煎 
  E. 定经汤 
 
13. [多选题]关于肝性脑病昏睡期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昏睡 
  B. 神经错乱 
  C. 脑电图阴性 
  D. 扑翼样震颤阳性 
  E. 昏迷 
 
14. [单选题]秋季在五行中属于( )
  A. 木 
  B. 火 
  C. 土 
  D. 水 
  E. 金 
 
15. [多选题]下列哪项因素可能与肝癌的发病有关
  A. 黄曲霉毒素 
  B. 肝硬化 
  C. 病毒性肝炎 
  D. 淤血性肝硬化 
  E. 饮用水污染 
 
16. [多选题]脾虚便溏不宜使用( )
  A. 山药 
  B. 黄精 
  C. 天冬 
  D. 熟地黄 
  E. 莲子 
 
17. [多选题]反流性食管炎可用下列哪些药物治( )
  A.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B. 多潘立酮(吗丁啉) 
  C. 阿托品 
  D. 质子泵抑制药 
  E. 咖啡因 
 
18. [多选题]属于但热不寒的有( )
  A. 壮热 
  B. 身热不扬 
  C. 潮热 
  D. 骨蒸劳热 
  E. 五心烦热 
 
19. [单选题]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
  A. 红舌 
  B. 紫舌 
  C. 绛舌 
  D. 淡红舌 
  E. 青紫舌 
 
20. [多选题]中医学"治未病"是指( )
  A. 未病先防 
  B. 治标治本 
  C. 正治反治 
  D. 扶正祛邪 
  E. 既病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