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2024妇产科学正高卫生高级职称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Y3),更多妇产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过怒主要影响的功能是( )
  A. 呼吸功能 
  B. 藏血功能 
  C. 疏泄功能 
  D. 经气功能 
  E. 运化功能 
 
2. [多选题]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 )
  A. 先深后浅 
  B. 重插轻提 
  C. 提插幅度大 
  D. 提插频率慢 
  E. 提插幅度小 
 
3. [多选题]关于围婚期保健,正确的是
  A. 围绕结婚前后,为保障双方及下一代健康即进行的保健服务 
  B. 主要内容为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 
  C. 目的是保证健康的婚配,避免近亲问题或遗传病患者之间的婚配或生育 
  D. 主要是维护生殖功能的正常,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E. 有利于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延续 
 
4. [多选题]关于宫颈癌描述正确的有
  A. 以鳞状细胞为主 
  B.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可发展为原位癌 
  C. HPV感染与其发病有关 
  D. 发现与早婚,过早性交,性生活紊乱有关 
  E. 所有不典型增生均发展为宫颈癌 
 
5. [多选题]诊断过期妊娠时,应重视的项目包括
  A. 依据性交日期推算 
  B. 依据出现早孕反应日期推算 
  C. 依据B型超声检查结果推算 
  D. 平时月经周期是否规则 
  E. 末次月经第1日记忆是否准确 
 
6. [多选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病变部位有
  A. 卵巢 
  B. 骶韧带 
  C. 输卵管 
  D. 子宫肌层 
  E. 阔韧带 
 
7. [单选题]痰热扰心型不寐治疗宜选用( )
  A. 龙胆泻肝汤 
  B. 温胆汤 
  C. 半夏泻心汤 
  D. 归脾汤 
  E. 朱砂安神丸 
 
8. [多选题]卵巢周期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器官有
  A. 子宫 
  B. 输卵管 
  C. 宫颈 
  D. 阴道上皮细胞 
  E. 外阴 
 
9. [多选题]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共有的药物是( )
  A. 白术 
  B. 茯苓 
  C. 炙甘草 
  D. 人参 
  E. 干姜 
 
10. [多选题]下面哪些疾病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混淆
  A. 卵巢癌 
  B. 子宫肌瘤 
  C. 子宫腺肌病 
  D. 盆腔炎性包块 
  E. 慢性阑尾炎 
 
11. [多选题]关于早期潜伏梅毒正确的是
  A. 感染不足2年 
  B. 临床无梅毒性损害表现 
  C. 感染胎儿的可能性约30% 
  D. 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 
  E. 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12. [多选题]阴道分泌物悬滴法查滴虫及假丝酵母菌,正确的项目包括
  A. 分泌物取出后应及时送检 
  B. 分泌物取出后应注意保暖 
  C. 取分泌物时阴道窥器涂少许润滑油 
  D. 取分泌物前12小时避免性交 
  E. 用10%氢氧化钾液悬滴法查假丝酵母菌可提高检出率 
 
13. [多选题]属于治疗早产药物项目包括
  A.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B. 硫酸镁静脉缓慢滴注 
  C.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 
  D.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E. 钙拮抗药 
 
14. [多选题]复合先露的正确处理措施包括( )
  A. 有头盆不称征象应行剖宫产 
  B. 无头盆不称,手与头先露者,应嘱产妇向手露出的对侧侧卧 
  C. 下肢和头先露,确诊应剖宫产 
  D. 手和臀先露,一旦确诊应剖宫产 
  E. 手和头先露,若已入盆,宫口开大3cm者,应将胎手上推 
 
15. [多选题]子宫破裂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男性骨盆 
  B. 多次剖宫产 
  C. 植入胎盘强行剥离 
  D. 巨大儿 
  E. 大剂量应用催产素 
 
16. [多选题]红细胞变形能力差的是
  A. 微血管病 
  B. 糖尿病 
  C. 缺铁性贫血时 
  D. 高脂血症 
  E. 高血压病 
 
17. [多选题]胸痹的主要辨证分型有( )
  A. 心血瘀阻 
  B. 寒凝心脉 
  C. 痰浊闭阻 
  D. 心肾阴虚 
  E. 阳气虚衰 
 
18. [多选题]银翘散的药物组成是( )
  A. 金银花、连翘 
  B. 荆芥穗、淡豆豉 
  C. 生姜、大枣 
  D. 桔梗、薄荷、牛蒡子 
  E. 淡竹叶、芦根 
 
19. [多选题]可引起血糖降低的情况有
  A. 甲状腺功能亢进 
  B. 胰岛素用量过大 
  C. 口服避孕药 
  D. Ⅰ型糖原累积病 
  E. 恶病质 
 
20. [单选题]热痹的治法是( )
  A. 清热通络,疏风祛湿 
  B. 清热解毒,养阴除痹 
  C. 清热化湿,凉血除痹 
  D. 祛风化湿,通络除痹 
  E.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