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药物功效的是( )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08-24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药物功效的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七情配伍中,可以降低药物功效的是( )

A. 相须
B. 相使
C. 相杀
D. 相畏
E. 相恶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气血两虚的病变多见于哪两脏

A. 心与肺
B. 心与肾
C. 心与脾
D. 脾与肝
E. 肺与肝

正确答案 :C

解析:心脾两脏的病变常互为影响,出现"心脾两虚"的病理变化。心血不足,血不养神,可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脾气不足,运化失职,可见食少、乏力、腹胀、便溏等临床表现。气血两虚的病变多见于心与脾。


[单选题]患者,女,40岁。近半年多饮,多尿伴乏力,身高164cm,体重65kg。查体:血压150/110mmHg,余未见明显异常。检查:空腹血糖6.9mmol/L。此时可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 重复一次空腹血糖
B. 葡萄糖耐量试验
C. 测餐后2小时血糖
D. 测24小时尿糖、尿蛋白
E. 糖化血红蛋白

正确答案 :B

解析: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标准,可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而重复一次空腹血糖、测餐后2小时血糖、测24小时尿糖、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均为辅助检查,但优先应查糖耐量试验。


[单选题]患者,男,26岁。平素喜食辛辣,突发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A. 黄连
B. 黄柏
C. 黄芩
D. 龙胆
E. 栀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单选题]《脉经》的作者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淳于意
D. 王叔和
E. 扁鹊

正确答案 :D

解析:《脉经》作者为西晋王叔和。


[单选题]闭合性气胸肺压迫( )%以下可无症状

A. 10
B. 20
C. 30
D. 40
E. 50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患者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黄疸,舌苔黄腻,脉滑数,针灸取穴除阳陵泉、胆囊穴、胆俞、日月外,应对证加用( )

A. 内庭、阴陵泉
B. 太冲、丘墟
C. 肩井、内关
D. 中脘、天枢
E. 梁丘、太冲

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胆囊炎、胆石症针灸治疗基本治疗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黄疸者,加至阳;发热者,加曲池、大椎。湿热证甚者加内庭、阴陵泉,操作:毫针泻法。其他治疗:耳针法:选肝、胰胆、交感、神门、耳迷根。急性发作时用毫针刺,强刺激,持续捻针;剧痛缓解后再行耳穴压丸法,两耳交替进行。选A。


[单选题]患者,男,40岁。患"类风湿关节炎"2年,现症见关节肿胀,以四肢小关节为主,僵硬变形,屈伸不利,痛处固定,昼轻夜重,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实验室检查:RF阳性。其证型是

A. 风寒湿阻证
B. 痰瘀互结证
C. 风湿热郁证
D. 肝肾阴虚证
E. 以上皆不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RF阳性,可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僵硬变形,屈伸不利,痛处固定,昼轻夜重,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可辨证诊断为痰瘀互结证。


[单选题]治疗湿热型崩漏,宜配用( )

A. 中极、血海
B. 膈俞、血海
C. 中极、阴陵泉
D. 阴陵泉、太冲
E. 膻中、太冲

正确答案 :C

解析:崩漏的患者应该采取通调冲任,祛邪固经的治疗原则。针灸时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可选择的主穴包括了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辩证选择配穴方法为:血热的患者,可以同时针灸血海;气郁的患者可以加太冲穴;湿热症状的患者可以加阴陵泉;血瘀的患者可以同时针灸地机穴。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nqr270.html
  • 下一篇:石膏配伍牛膝属于( ) 心肌酶升高,舌质淡,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依照法律规定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是营养性贫血肝肾阴虚证的治疗方剂为以下哪项不是拔罐的治疗作用天台乌药散的功用是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叫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