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整形外科正高真题答案+专家解析(K7),更多整形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整形外科正高真题答案+专家解析(K7),更多整形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患者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咽干舌燥,烦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为( )
  A. 气虚感冒 
  B. 阴虚感冒 
  C. 风寒感冒 
  D. 风热感冒 
  E. 暑湿感冒 
 
2. [多选题]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是
  A. 肛门、直肠严重狭窄 
  B. 急性重度结肠炎 
  C. 妊娠妇女 
  D.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多次腹腔手术 
  E. 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精神失常及昏迷患者 
 
3. [多选题]下列病理状态不属于"相侮"的是( )
  A. 肝火犯肺 
  B. 肝气犯胃 
  C. 肝脾不和 
  D. 肺脾气虚 
  E. 土侮木 
 
4. [多选题]内眦赘皮手术方法可根据赘皮类型和程度采用多种成形术,如 ( )
  A. Stallard “Z”成形术 
  B. Fox“Z”成形术 
  C. 双“Z”成形术 
  D. “L”形皮肤切除术 
  E. “V-Y”成形术 
 
5. [多选题]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是( )
  A. 滋阴养血 
  B. 补心安神 
  C. 健脾益气 
  D. 滋补心阴 
  E. 滋补肾阴 
 
6. [多选题]关于颅面短小症的定义,叙述错误的有
  A. 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导致 
  B. 因第1、2鳃弓发育异常引起颜面骨骼结构与形态发育不全 
  C. 经常伴有面横裂、外耳畸形等 
  D. 颜面不对称常在青春期表现出来 
  E. 不会伴有脊柱、四肢、眼、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7. [多选题]单克隆冷球蛋白有
  A. 淋巴瘤 
  B.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D. 类风湿关节炎 
  E. 巨细胞病毒感染 
 
8. [多选题]腭裂修复术的并发症包括
  A. 咽喉部水肿 
  B. 出血 
  C. 感染 
  D. 打鼾 
  E. 腭部瘘孔 
 
9. [单选题]旋覆花配伍赭石同用,可增强( )
  A. 消痰行水之功 
  B. 凉血止血之功 
  C. 平肝潜阳之功 
  D. 重镇安神之功 
  E. 降逆下气之功 
 
10. [多选题]胁痛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 
  B. 脾 
  C. 胃 
  D. 肾 
  E. 胆 
 
11. [单选题]下列症状中,一般不选用内关穴来治疗的是( )
  A. 心悸 
  B. 疟疾 
  C. 呕吐 
  D. 失眠 
  E. 眩晕 
 
12. [单选题]患者黄某,女,30岁,咳嗽数天,现症见:咳嗽,鼻塞流涕,喉痒身重,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辨证为( )
  A. 风热犯肺 
  B. 燥热伤肺 
  C. 风寒袭肺 
  D. 痰湿犯肺 
  E. 痰热郁肺 
 
13. [单选题]痈在湿热火毒证中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A. 患处皮肉间突然肿胀 
  B. 痛如鸡啄 
  C. 纳呆口苦 
  D. 壮热不退 
  E. 局部中软应指 
 
14. [多选题]临床常见诊断失误的原因有
  A. 医学知识不足 
  B. 先入为主、主观臆断 
  C. 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 
  D. 观察不细致或检查结果误差较大 
  E. 缺乏临床经验 
 
15. [单选题]中风阳闭,灌服可选用( )
  A. 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 
  B. 苏合香丸 
  C. 解语丹 
  D. 参附汤 
  E. 独参汤 
 
16. [单选题]咯血的病变部位在(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17.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特点为( )
  A. 发热缓慢 
  B. 病程较长 
  C. 不恶寒或怯冷得衣则解 
  D. 发热时发时止或发有定时 
  E. 时伴有自汗或盗汗 
 
18. [多选题]高钙血症,见于
  A. 肾癌 
  B. 骨肉瘤 
  C. 转移性骨癌 
  D. 多发性骨髓瘤 
  E. 原发性甲旁亢 
 
19. [多选题]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 在2:1阻滞时,易误认为房早未下传及窦性心动过缓 
  B. 有心室夺获 
  C. 常伴有3:1、4:1房室传导阻滞 
  D. P-R间距恒定 
  E. P-R间距常不恒定 
 
20. [多选题]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质、舌苔有( )
  A. 淡白舌 
  B. 黄苔 
  C. 灰黑苔 
  D. 红绛舌 
  E. 青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