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传染病卫生高级职称(正高)历年考试真题试卷(L8),更多传染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患者发热3个月,查体发现脾脏肿大,6个多月前(夏天)去四川省九寨沟县汶川旅游1周,临床怀疑内脏利什曼病,为明确诊断,可做的检查 是( )
  A. 上腹部彩色超声 
  B. 骨髓涂片查利杜体 
  C. 血常规了解全血细胞降低 
  D. 血液rk39浸渍片检测 
  E. 单克隆抗体一抗原斑点试验 
 
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可诊断为闭经的是( )
  A. 既往月经正常,现停经3个月,恶心呕吐 
  B. 产后3~5个月,从未行经 
  C. 既往月经不调,现7个月未行 
  D. 少女初潮后,月经半年未行 
  E. 绝经后一年未行经 
 
3. [多选题]脊柱腰椎段活动受限常见于
  A. 腰椎间盘突出 
  B. 胸椎椎管狭窄 
  C. 腰部肌纤维织炎及韧带受损 
  D. 腰椎结核或肿瘤 
  E. 腰椎骨折或脱位 
 
4. [多选题]夏秋季发病较多的传染病有
  A. 伤寒 
  B. 霍乱 
  C. 细菌性痢疾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白喉 
 
5.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舌态变化的是( )
  A. 痿软 
  B. 强硬 
  C. 震颤 
  D. 歪斜 
  E. 芒刺 
 
6. [单选题]膀胱经的体表走向是( )
  A. 从胸走手 
  B. 从手走头 
  C. 从头走足 
  D. 从足走胸 
  E. 从胸走足 
 
7. [多选题]可以导致肝损伤的抗结核药物包括
  A. 链霉素 
  B. 异烟肼 
  C. 乙胺丁醇 
  D. 利福平 
  E. 吡嗪酰胺 
 
8. [多选题]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
  A. 抑木扶土 
  B. 益火补土 
  C. 泻南补北 
  D. 培土制水 
  E. 滋水涵木 
 
9. [多选题]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包括
  A. 消化道症状可有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食欲减退不常见 
  B. 少数出现咽痛、咳嗽等呼吸系统表现 
  C. 50%以上的患者有肝损害的表现 
  D. 脾大少见 
  E. 约1/2病例有轻度肝大 
 
10. [多选题]五行学说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具体体现为( )
  A. 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B. 确定治则治法 
  C. 指导脏腑用药和针灸取穴 
  D. 帮助纠治精神情志病变 
  E. 预测疾病的传变 
 
11. [多选题]关于某些传染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正确的是 ( )
  A. 血吸虫的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B.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主要病变部位是盲肠、升结肠 
  C.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 
  D. 伤寒的主要病变部位是回盲部 
  E. 霍乱的主要病变部位是小肠 
 
12. [单选题]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常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治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益气养血 
  B. 疏肝理气 
  C. 扶正 
  D. 滋补肝肾 
  E. 健脾和胃 
 
13. [多选题]下列属于正治的是( )
  A. 寒者热之 
  B. 热者寒之 
  C. 实者泻之 
  D. 虚者补之 
  E. 通因通用 
 
14. [多选题]炭疽杆菌的毒力取决于
  A. 多聚二谷氨酸荚膜 
  B. 菌毛 
  C. 溶血酶 
  D. 外毒素 
  E. 内毒素 
 
15. [多选题]我国莱姆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A. 过敏性硬蜱 
  B. 太平洋硬蜱 
  C. 噬血群蜱 
  D. 路子硬蜱 
  E. 全沟硬蜱 
 
16. [多选题]寄生在人体中的绦虫有
  A. 链状带绦虫 
  B. 曼氏迭宫绦虫 
  C. 缩小膜壳绦虫 
  D. 细粒棘球绦虫 
  E. 阔节裂头绦虫 
 
17. [多选题]神经型食物中毒的特点为 ( )
  A. 患者不是传染源 
  B. 通过进食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C. 外毒素有高度致病力 
  D. 病后不产生免疫力 
  E. 婴儿病死率高 
 
18. [多选题]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的内容主要包括
  A. 虫卵需第一宿主淡水螺吞食 
  B. 人或哺乳动物食入尾蚴而发病 
  C. 在螺体内孵出毛蚴,经胞蚴、雷蚴、尾蚴阶段 
  D.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且排卵 
  E. 尾蚴附着于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19. [单选题]治疗血枯瘀阻带下过少方剂选用( )
  A. 四物汤 
  B. 桃红四物汤 
  C. 小营煎加减 
  D. 血府逐瘀汤 
  E. 人参养荣汤 
 
20. [多选题]细菌性痢疾的并发症有
  A. 瑞特综合征 
  B.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C. 志贺氏菌血行感染 
  D. 神经系统后遗症 
  E. 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