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具有"统摄血液"功能的脏是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2.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可用治黄疸的是
A. 保和丸
B. 枳实消痞丸
C. 当归拈痛汤
D. 栀子柏皮汤
E. 厚朴温中汤
3. [单选题]净制时,需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的药物是
A. 山茱萸
B. 莲子
C. 栀子
D. 乌梅
E. 枳壳
4. [单选题]性平,功专敛肺固表止汗的药是
A. 麻黄根
B. 生甘草
C. 浮小麦
D. 五味子
E. 糯稻根须
5. [单选题]属于一类毒性药材的品种是
A. 生甘遂
B. 生巴豆
C. 信石
D. 红粉
E. 生马钱子
6. [单选题]治疗脾虚湿盛之食少泄泻、水肿腹胀,最佳的药物是
A. 猪苓
B. 滑石
C. 薏苡仁
D. 泽泻
E. 萆薢
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职责
A. 拟定中药有关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标准
B. 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C. 参与制定执业中药师资格标准
D. 组织拟定和实施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划
E. 审批中药保护品种
8. [单选题]下列药物炮制后既减毒又缓泻的是
A. 何首乌
B. 牵牛子
C. 大黄
D. 苍耳子
E. 肉豆蔻
9. [单选题]延胡索镇痛的成分是
A. 延胡索甲素
B. 延胡索乙素
C. 延胡索丑素
D. 水苏碱
E. 对羟福林
10. [单选题]外感实热病证,兼见喘喝,气不能接续,甚则心悸气短,病机为
A. 实中夹虚
B. 虚中夹实
C. 真虚假实
D. 真实假虚
E. 因虚致实
1.正确答案 :C
解析:脾主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如临床上治疗脾虚腹泻时,常可加入健脾利湿之品,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主统血 统血,即统摄血液。统是统管,摄即固摄。脾主统血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二是指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中医学认为,血液的正常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也赖于脾气的统摄。脾的统血功能为血液的运行提供了控制力和约束力,使血液循经畅行而不致溢出脉外,防止其出血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血液液能否正常地运行,既取决于脾气的固摄作用,也与血液本身是否充足有关。若脾气虚损,统血功能失常,临床可见尿血,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出血症状,中医称之为脾不统血。由于此类出血多发生在人体下部,颜色浅淡,可伴有脾气虚的其他症状,如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等,中医往往采用“补脾摄血”的方药来治疗。
2.正确答案 :D
解析:栀子柏皮汤组成:栀子10克(劈)、甘草3克(炙)、黄柏6克。用治湿热黄疸。故此题应选D。
3.正确答案 :B
解析:莲子肉、心分别药用。
4.正确答案 :A
解析: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须,均善止虚汗,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常相须为用。然,浮小麦性凉归心,善益气除热而止汗,能益气退虚热而治骨蒸劳热;麻黄根性平归肺,功专走表而收敛止汗,内服或研末外扑皆可;糯稻根须性平偏凉,归肺、胃、肾经,善止汗退热,兼益胃生津,既治自汗盗汗,又治虚热不退、骨蒸潮热。五味子酸能收涩,温而质润,敛、补兼备,入肺、肾、心经。上能敛肺止咳平喘,下能滋肾涩精止泻,内能生津宁心安神,外能固表收敛止汗。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5.正确答案 :C
解析:信石也称砒石。根据毒性药材的分类,一类毒性药材包括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
6.正确答案 :C
解析:薏苡仁能健脾止泻,利水而不伤正气,补脾而不滋腻,可治疗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以及脾虚泄泻;还能清热排脓、除痹,治疗肺痈、肠痈以及湿热痹证、脚气浮肿等
7.正确答案 :E
解析: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中药及民族药的发掘、整理、总结和提高,负责中药和民族医药的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8.正确答案 :B
解析:牵牛子含有树脂成分具有泻下去积作用,经炒制后部分树脂破坏,可缓和泻下作用,同时降低毒性。
9.正确答案 :B
解析:延胡索催眠、镇静与安定作用:经兔、鼠、犬、猴等试验,较大剂量延胡索乙素有明显的催眠作用。乙素能明显降低小鼠自发活动与被动活动,但不能消除其翻正反射,显示无麻醉作用。乙素能对抗咖啡因和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对抗戊四氨所致的惊厥,但对土的宁所致的惊厥可增敏。乙素对动物的条件反射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故此题应选B。
10.正确答案 :A
解析:实中夹虚是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1mp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