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环境卫生卫生正高2024冲刺密卷讲解(C8),更多环境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环境卫生卫生正高2024冲刺密卷讲解(C8),更多环境卫生(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痰热扰心型不寐治疗宜选用( )
  A. 龙胆泻肝汤 
  B. 温胆汤 
  C. 半夏泻心汤 
  D. 归脾汤 
  E. 朱砂安神丸 
 
2. [多选题]动式吸入染毒的优点有
  A. 受试动物消耗量少 
  B. 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 
  C. 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D. 保证染毒柜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保持恒定 
  E. 可采样监测受试物浓度 
 
3. [多选题]在一次糖尿病调查中,使用A、B两种筛选试验标准,若A标准的筛选分界水平高于B标准,则意味着
  A. 应用标准A的假阳性等于标准B 
  B. 应用标准A的特异度高于标准B 
  C. 应用标准A的假阳性多于标准B 
  D. 应用标准A的假阴性多于标准B 
  E. 应用标准A的灵敏度高于标准B 
 
4. [多选题]发育毒性试验中,Ⅱ阶段试验的目的是
  A. 研究对配子的发生及成熟的影响 
  B. 研究对雌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C. 研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D. 研究对器官形成期的影响 
  E. 评价对受试物后代生殖功能的影响 
 
5. [多选题]我国对天然矿泉水放射性限值的指标是下列哪几项
  A. 总β 
  B. 9Sr 
  C. 40K 
  D. 226Ra 
  E. 总α 
 
6. [单选题]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腧穴是( )
  A. 中魁 
  B. 八邪 
  C. 十宣 
  D. 四缝 
  E. 二白 
 
7. [多选题]急性毒性试验染毒途径的选择应考虑哪方面的因素
  A. 模拟人实际接触该受试物的途径和方式 
  B. 有利于不同化学物之间急性毒性大小的比较 
  C. 受试物的性质和用途 
  D. 实验室的条件 
  E. 各种受试物毒性评价程序的要求 
 
8. [单选题]针刺背俞穴时常选用的体位是( )
  A. 仰卧位 
  B. 侧卧位 
  C. 俯卧位 
  D. 仰靠坐位 
  E. 俯伏坐位 
 
9. [多选题]肝郁气滞型缺乳的主症包括( )
  A. 产后乳少 
  B. 产后无乳 
  C. 胸胁胀闷 
  D. 食欲减退 
  E. 脉弦数 
 
10. [单选题]古代养生家主张咽而不吐,以养肾精的物质是( )
  A. 唾 
  B. 涎 
  C. 涕 
  D. 泪 
  E. 痰 
 
11. [单选题]痰浊头痛的特点是( )
  A. 头重如裹 
  B. 头痛如裂 
  C. 头痛而空 
  D. 头痛而晕 
  E. 头痛昏蒙 
 
12. [多选题]急性毒性实验选择动物的原则有
  A. 尽量选择急性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 
  B. 易于饲养管理 
  C. 试验操作方便的动物 
  D. 繁殖生育力较强 
  E. 价格较低,易于获得,品系纯化 
 
13. [单选题]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喜 
  B. 过思 
  C. 过怒 
  D. 过恐 
  E. 过悲 
 
14. [单选题]尿血与血淋的主要鉴别要点为( )
  A. 尿中带血 
  B. 小便时疼痛与否 
  C. 发病脏腑 
  D. 脉象 
  E. 舌苔 
 
15. [单选题]三部举按皆有力的脉称为( )
  A. 紧脉 
  B. 滑脉 
  C. 弦脉 
  D. 实脉 
  E. 洪脉 
 
16. [多选题]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 )
  A. 先深后浅 
  B. 重插轻提 
  C. 提插幅度大 
  D. 提插频率慢 
  E. 提插幅度小 
 
17. [多选题]与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相比,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A. 必须有干预措施 
  B. 是实验方法而非观察性方法 
  C. 实验的性质是回顾性的 
  D. 须随机化分组 
  E. 实验组与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18. [多选题]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 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B. 早期发现病人 
  C.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D.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E. 治疗病人 
 
19.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肝气犯胃胃痛主症的是( )
  A. 胃脘胀痛,连及胁肋 
  B. 痛处游移不定 
  C. 嗳腐吞酸 
  D. 食后胀甚,按之稍舒 
  E. 脉弦 
 
20. [单选题]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