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医学初级资格冲刺密卷多选题解析(B7),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医学初级资格冲刺密卷多选题解析(B7),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目前基因芯片中,技术最成熟的是( )。
  A. DNA芯片 
  B. RNA芯片 
  C. 多肽芯片 
  D. mRNA芯片 
  E. PCR芯片 
 
2. [单选题]化学毒物引起突变类型不包括( )。
  A. 基因突变 
  B. 癌变 
  C. 染色体畸变 
  D. 染色体数目异常 
  E. 移码突变 
 
3. [单选题]辣根过氧化物酶英文缩写
  A. APS 
  B. SPA 
  C. HRP 
  D. HPR 
  E. OPD 
 
4. [单选题]冻干保存的菌种至少可以存活( )。
  A. 1年 
  B. 3年 
  C. 5年 
  D. 10年 
  E. 20年 
 
5. [单选题]细胞低温保存的良好保护剂是( )。
  A. 蒸馏水 
  B. 甘油 
  C. 酒精 
  D. 二甲基亚砜 
  E. PBS 
 
6. [单选题]ONPG试验主要用于( )。
  A. 迟缓发酵木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B. 迟缓发酵蔗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C. 迟缓发酵乳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D. 快速发酵木糖菌株的鉴定 
  E. 快速发酵乳糖菌株的鉴定 
 
7. [单选题]冻干的菌种需要在培养基上至少传代多少次后,才能恢复原来的生长特性( )。
  A. 3次 
  B. 2次 
  C. 1次 
  D. 4次 
  E. 无需传代 
 
8. [单选题]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 )。
  A. H5N1、H9N2和H7N7 
  B. H5N1、H9N2和H3N8 
  C. H2N8、H9N2和H7N7 
  D. H5N1、HIN1和H2N2 
  E. H5N1、H2N2和H7N7 
 
9. [单选题]在基因组提取过程中,基因组的大分子DNA在加入异丙醇后会( )。
  A. 形成纤维状絮团沉淀于管底 
  B. 形成纤维状絮团附着于管壁 
  C. 形成颗粒沉淀于管底 
  D. 形成颗粒沉淀于管壁 
  E. 形成纤维状絮团漂浮于其中 
 
10. [单选题]不属于外周围免疫器官的是
  A. 骨髓 
  B. 脾脏 
  C. 淋巴结 
  D. 扁桃体 
  E. 黏膜免疫系统 
 
11. [单选题]中枢免疫器官是
  A. 胸腺、骨髓 
  B. 胸腺、脾脏 
  C. 胸腺、淋巴结 
  D. 骨髓、脾脏 
  E. 骨髓、淋巴结 
 
12. [单选题]我国规定,经处理消毒后的一般综合性医疗机构污水,需检测的项目中不包括( )。
  A. 总余氯 
  B. 铜绿假单胞菌 
  C. 沙门菌 
  D. 志贺菌 
  E. 粪大肠菌群 
 
13. [单选题]《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规定,三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的部门是( )。
  A. 国家认可 
  B. 省级认可 
  C. 市级认可 
  D. 实验室认可 
  E. 不用认可 
 
14. [单选题]关于佐剂,错误的叙述是
  A. 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 弗氏佐剂常用于人工被动免疫 
  C. 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D. 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E. 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15. [单选题]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正确的是( )。
  A. 成年动物 
  B. 初断乳动物 
  C. 必须为啮齿类动物 
  D. 雄性动物 
  E. 雌性动物 
 
16. [单选题]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查,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效价
  A. 2倍增高 
  B. 3倍增高 
  C. 4倍增高 
  D. 5倍增高 
  E. 7倍增高 
 
17. [单选题]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 霍乱肠毒素 
  C. 肉毒毒素 
  D. 白喉外毒素 
  E. 破伤风痉挛毒素 
 
18. [单选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条带,上边的带为( )。
  A. 中等分子量 
  B. 大分子量 
  C. 小分子量 
  D. 大小分子量混合 
  E. 中小分子量混合 
 
19. [单选题]为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性,管理者应对建立的质量体系每年至少评审(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E. 5次 
 
20. [单选题]关于细菌耐药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转导将耐药性质粒传递给受体菌可导致耐药性的发生 
  B. 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能进入而产生耐药性 
  C. 细菌产生了与抗生素结合力低的蛋白质而产生耐药性 
  D. 细菌的耐药性与普通菌毛有关 
  E.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