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职称考试宝典计划生育医学职称副高真题答案+专家解析(AI7),更多计划生育(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关于第三代IUD错误的是( )。
A. 体积偏小
B. 质地较硬
C. 容易放置
D. 减少出血
E. 减少疼痛
2. [单选题]正常分娩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
A. 初产妇临产后胎头多已入盆
B. 胎膜破裂多在第二产程期间
C. 产妇屏气用力标志宫口开全
D. 生理缩复环多在乎脐部位看到
E. 第三产程多超过30分钟
3. [多选题]妊娠合并心脏病早期心力衰竭的表现是
A. 轻微活动后即感胸闷、气促
B. 休息状态下心率超过110次/分,呼吸超过20次/分
C. 夜间有端坐呼吸
D. 剧烈活动后胸闷、气促
E. 肺底部有少量小水泡音,咳嗽后不消失
4.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常见并发症
A. 急性肾盂肾炎
B. 急性尿潴留
C. 急性前列腺增生症
D. 急性附睾炎
E. 直肠或会阴瘘
5. [单选题]不属于阴道药环使用禁忌症的是
A. 子宫脱垂
B. 生殖道炎症
C. 阴道前后壁膨出者
D. 慢性咳嗽患者
E. 腹内压增高
6. [单选题]每搏输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
A. 回心血量
B. 心输出量
C. 等容舒张期容积
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7.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A. 持续无排卵或偶发排卵
B. 高雄激素血症
C. 高胰岛素血症
D. 卵巢呈多囊样改变
E. 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
8. [单选题]人工流产术后感染的原因不包括
A. 多次人工流产史
B. 术前有生殖道炎症未控制
C. 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 吸宫不全
E. 术后过早性生活
9. [单选题]关于卵巢的解剖下列哪项不正确?( )
A. 为一对扁椭圆形的实质器官,左右各一
B. 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排卵后卵巢表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
C. 卵巢借助骨盆漏斗韧带连于骨盆壁及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
D. 卵巢表面有腹膜覆盖
E. 卵巢的实质部分分为皮质层和髓质层,皮质层在外,含有数以万计的卵泡,髓质层在内,不含卵泡
10. [单选题]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错误的是( )。
A. 瘢痕子宫吸宫前可给麦角新碱0.2mg肌内注射,预防子宫穿孔
B. 吸管通过宫颈管时不带负压,手术结束前认真将子宫两角刮净
C. 吸宫负压不可过大,术中出血多时可静脉或宫颈局部注射催产素后再吸宫
D. 哺乳期吸宫要注意防止子宫穿孔
E. 需检查吸出物中绒毛及胎儿组织量是否与停经月份相符
11. [多选题]手术流产的并发症有
A. 体重增加
B. 人流综合征
C. 子宫穿孔
D. 吸宫不全
E. 色素沉着
1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泄泻和痢疾的区别的是( )
A. 肠鸣
B. 腹痛
C. 大便次数增多
D. 里急后重
E. 便下赤白脓血
13. [单选题]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A. 硬膜外阻滞所用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
B. 患者短时间内呼吸停止
C. 发生后应以鼻导管给患者吸氧
D. 应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有效血循环
E. 预防措施是先给予试验剂量,确定无腰麻后再继续给药
14. [单选题]下列哪项可行人工流产吸宫术?( )
A. 妊娠14周
B. 滴虫性阴道炎
C. 急性肺炎
D. 急性盆腔炎
E. 妊娠呕吐
15. [单选题]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 新型肠道病毒
B. 志贺菌
C. Norwalk病毒
D. 轮状病毒
E. 大肠埃希菌
16. [单选题]妊娠合并心脏病,哪项治疗是错误的
A. 剖宫产不是禁忌证
B. 慢性心房颤动不宜妊娠
C. 产时、产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D. 发生心力衰竭后应尽快终止妊娠
E. 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洋地黄药物
17. [单选题]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
A. 290nm
B. 280nm
C. 270nm
D. 260nm
E. 250nm
18. [单选题]患者时常失眠,急躁易怒,头晕目眩,胸闷胁痛,口干口苦。应辨证为( )
A. 心脾两虚
B. 阴虚火旺
C. 痰热扰心
D. 心虚胆怯
E. 肝火扰心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淋病的临床表现?( )
A. 潜伏期为2周
B. 早期局限于下生殖泌尿道,表现泌尿道感染症状、黄脓性白带
C. 也可引起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宫颈管炎
D. 可经血行播散引起全身性感染
E. 引起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盆腔脓肿
20. [单选题]下列对中药作用时效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中药有效成分的时效关系,可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
B. 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生物半衰期测定
C. 中药的时效关系就是时量关系
D. 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不包括峰效时间测定
E. 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给药后发生的潜伏期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