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正高医学职称历年真题试卷(AJ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29   [手机版]    

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正高医学职称历年真题试卷(AJ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正高医学职称历年真题试卷(AJ3),更多中医肛肠(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雷公藤的功效有

A. 祛风除湿
B. 活血通络
C. 消肿止痛
D. 杀虫解毒
E. 除湿和胃


2.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发腠理","清阳"是指

A. 糟粕
B. 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 饮食化生的精气
D. 津液
E. 卫气


3. [多选题]槟榔用于水肿、脚气肿痛,与其何项功效有关

A. 利水
B. 行气
C. 杀虫
D. 消积
E. 燥湿


4. [多选题]羚羊角的适应证是

A. 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惊痈抽搐
B.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C. 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
D. 血热吐衄,崩漏
E. 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


5. [多选题]下列泻剂属刺激性泻剂者有

A. 大黄
B. 番泻叶
C. 酚酞
D. 车前子
E. 蓖麻油


6. [多选题]威灵仙用治诸骨哽咽与其何种作用有关

A. 软坚
B. 消骨鲠
C. 利水
D. 祛湿


7. [单选题]“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

A. 茵陈蒿汤
B. 葛根芩连汤
C. 栀子柏皮汤
D.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 麻黄升麻汤


8. [多选题]容易发生痔疮的危险人群有

A. 长期饮酒者
B. 习惯性便秘者
C. 经常体育锻炼者
D.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E. 80岁老人伴有营养不良


9. [单选题]《咳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属

A. 胆咳
B. 大肠咳
C. 膀胱咳
D. 胃咳
E. 三焦咳


10. [单选题]《营卫生会》认为营卫之气一昼夜间在人体的循行周数为

A. 三十
B. 四十
C. 五十
D. 六十
E. 十二


11. [多选题]半夏的适应证包括

A. 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B. 瘿瘤、痰核
C. 呕吐
D. 寒痰证、湿痰证
E. 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12. [单选题]《痿论》“各以其时受月”指的是

A. 依据脏腑所主季节和五体受病的情况所制定的一种针刺方法
B. 各种痿证,根据脏腑所主季节的不同,有一定好发的季节
C. 肺热依据脏腑所主季节不同而传于不同脏腑发生痿病
D. 依据脏腑所主季节,在不同季节独取阳明,治疗五种不同痿病
E. 以上均不是


13. [多选题]具有止痛作用,可用于风湿痹痛的药物有

A. 防风
B. 羌活
C. 藁本
D. 细辛
E. 白芷


14. [单选题]据《素问·举痛论》中,九气为病的机理,下列各项除哪项之外属“怒则气逆”的病证

A. 面红目赤
B. 口舌生疮
C. 呕血
D. 飧泄
E. 以上都不是


15. [单选题]下列方中麻黄用量最大的是

A. 麻黄汤
B. 葛根汤
C. 小青龙汤
D. 大青龙汤
E. 麻杏甘石汤


16. [多选题]据《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包括( )

A. 强健宗筋
B. 因时制宜
C. 独取阳明
D.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
E. 增强带脉束引功能


17. [多选题]结胸证的证候特点是( )

A. 按之濡
B. 按之痛
C. 寸脉浮
D. 关脉小细沉紧
E. 关脉沉


18. [单选题]乌头汤的主治病证是

A. 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B. 脚气冲心
C. 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
D. 历节不可屈伸,疼痛
E. 湿家身烦疼


19. [多选题]叶天士认为,发生战汗后,脉静身凉,应注意的是( )

A. 宜养胃生津
B. 宜令病者安舒静卧
C. 不宜再用发汗,重伤其表
D. 不宜频频呼唤,使其烦躁
E. 温阳利水


20. [多选题]运用温病通下逐邪法的注意点是( )

A. 里热未成实结者不宜盲用
B. 平素体虚者宜攻补兼施
C. 津枯肠燥者忌用通腑泄热法
D. 下后邪气复聚再下应慎
E. 无郁热结滞者不宜盲用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3l953.html
  • 下一篇: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肛肠正高高级职称考试模拟题库(AJ3) 宜用的方药是湿温病后期,胃气未醒,或痰多黏稠咳吐不爽# 痰阻心窍,即医治之# 无犯王法及禽兽灾伤#入脏伤正 留于皮肤间 留连筋骨间# 入腑伤气 以上均不是祛风止痒# 祛风通络 以毒攻毒# 舒筋活络 祛风止痉神志如狂或发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