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历年真题库(C5),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_正高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是
A. 孢子菌
B. 隐球菌
C. 曲霉菌
D. 白假丝酵母菌
E. 毛霉菌
2. [多选题]疟原虫先后在人体内哪两种细胞内发育生长( )
A. 肝实质细胞
B. 红细胞
C. 肠系膜上皮细胞
D. 血管内皮细胞
E. 脑细胞
3. [多选题]动物采血的方法是
A. 心脏采血
B. 尾动脉采血
C. 静脉采血
D. 中央动脉采血
E. 颈动脉放血
4. [多选题]关于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 监测细菌的耐药性
B. 为临床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C. 指导医生选择使用抗生素
D. 可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
E. 其结果总与体内用药结果相一致
5. [多选题]对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是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第三代头孢菌素
D. 四环素
E.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6. [多选题]下列EQA的作用正确的是( )
A. 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检测工作的能力
B. 作为外部措施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C. 对权威机构进行的实验室现场进行补充
D. 增加患者和临床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
E. 确定实验室能力
7. [多选题]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主要表现为
A. 免疫防御
B. 免疫监视
C. 免疫识别
D. 免疫清除
E. 免疫自稳
8. [多选题]下列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正确的是( )
A. 无鞭毛体虫体小,圆形或卵圆形,常见于巨噬细胞内
B.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C. 经姬氏染色后,无鞭毛体胞质呈淡蓝色,内有1个较大的球形核,呈红色或紫红色
D. 运动器官为鞭毛
E. 从患者组织中找到无鞭毛体是诊断黑病的可靠依据
9. [多选题]锥虫感染宿主后常可引起哪些疾病( )
A. 锥虫下疳
B. 出现广泛的淋巴结肿大、脾充血肿大
C. 睡眠病
D. 贫血
E. 象皮肿
10. [多选题]质量控制图在实验室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
A. 及时直观地反映出分析工作的稳定性和趋向性
B. 及时发现分析中的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如用标准偏差和极差控制图,可以估计例行检测过程的变动性
C. 在例行实验室工作中,它是决定观察值取舍的标准和依据之一
D. 能及时发现检测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并指出偏差的方向
E. 为评定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惟一依据,是检验各实验室间的数据是否一致的惟一有效方法
11. [多选题]按EP9-A进行方法学比较实验时,标本要求( )
A. 无明显干扰
B. 样本至少40例
C. 尽量避免使用贮存样本
D. 应该来源于健康人或者患者
E. 可以使用对某一方法有干扰的标本,以分析干扰的影响。
12. [多选题]质量手册
A. 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人员组成
B. 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组成
C. 质量手册绝对不可以包括程序文件
D. 程序文件的规定要服从质量手册的规定
E. 质量手册是医学实验室最高层次的文件
13. [多选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要求是
A. 快速、准确地提出检验报告
B. 检验人员须有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养成有菌观点和无菌操作的习惯
C.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必须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参加和接受质量控制考核
D. 重视实验室消毒灭菌工作
E. 对培养出来的每一种菌都要严格鉴定并做出药敏报告
14. [多选题]糖尿病诊断标准
A. 糖尿病症状加随意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B. 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
C. OGTT时,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D. OGTT采用WHO建议,口服相当于75g无水葡萄糖的水溶液
E. 上述标准一次即可诊断糖尿病
15. [多选题]弯曲菌的形态染色特点是
A. 革兰阳性
B. 菌体为细长、螺旋形
C. 菌体为竹节状排列
D. 菌体为栅栏状排列
E. 大多为单鞭毛
16. [多选题]预防肠热症的措施是
A.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B. 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
C. 使用DFT三联疫苗
D. 使用伤寒、甲乙型副伤寒三联疫苗
E. 常服用广谱抗生素
17. [多选题]枯氏锥虫侵入人体后( )
A. 在血液中形成锥鞭毛体
B. 在血液中形成无鞭毛体
C. 在组织细胞中形成锥鞭毛体
D. 在组织细胞中形成无鞭毛体
E. 在组织细胞中两种形态均可见
18. [多选题]消灭霍乱的传染源很难,因为
A. 病菌在水中可较长期存活
B. 病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C. 缺乏理想消毒剂
D. 缺乏有效治疗药物
E. 个别ElTor型病例在病愈后可带菌长达数月或数年
19. [多选题]结核分枝杆菌
A. 经金胺“O”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菌体可发生荧光
B. 为兼性胞内寄生菌
C. 在一般情况下,分裂速度为18小时一代
D. 在液体培养基中多为表面生长,形成菌膜,且干燥易碎而沉于管底
E. 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数形成光滑菌落
20. [多选题]下列描述与溶原性转换有关的是
A. 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
B. 产气荚膜梭菌产生卵磷脂酶
C. 肉毒梭菌产生肉毒毒素
D. 肠产毒大肠埃希菌产生ST毒素
E. 甲型流感病毒发生的抗原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