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口腔医学主治医师历年真题下载(A8),更多口腔医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夜磨牙史18余年,检查可见全口牙齿中重度磨耗,无关节区压痛。此患者临床症状一般不会出现
  A. 咬肌区酸痛 
  B. 头痛 
  C. 牙齿对酸甜敏感 
  D. 重度牙松动 
  E. 颞下颌关节区弹响 
 
2. [单选题]制取全口义齿印模时,嘱患者微张口,下颌左右侧方运动,可整塑
  A. 颊棚区 
  B. 翼下颌韧带 
  C. 翼上颌切迹 
  D. 远中颊角区 
  E. 印模颊侧边缘 
 
3. [单选题]对于褥疮性溃疡首先应采用下列哪项治疗措施( )
  A. 纠正不良习惯 
  B. 改变喂养方式 
  C. 去除残根残冠等不良刺激 
  D. 手术切除 
  E. 给予抗生素 
 
4. [单选题]增强釉质对咀嚼的抵抗力,而不容易被劈裂的结构是
  A. 釉柱 
  B. 釉丛 
  C. 釉质生长线 
  D. 绞釉 
  E. 无釉柱釉质 
 
5. [单选题]恶性黑色素瘤全身转移时
  A. 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B. 血沉加快,粘蛋白增高 
  C. 血浆球蛋白增高,尿内出现凝溶蛋白 
  D. 尿中黑色试验阳性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天疱疮的病理特点是
  A. 出现上皮下疱 
  B. 出现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C. 出现上皮角栓 
  D. 出现结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 
  E. 出现上皮内疱 
 
7. [单选题]患者,男性,30岁。夜磨牙史10余年,检查可见上下牙列重度磨耗,无关节区压痛。磨牙症对其口颌系统造成的可能影响不包括
  A. 可使咬合高度降低,面下1/3变短 
  B. 髁突前下移位 
  C. 咀嚼效率降低 
  D. 关节内压力增高 
  E. 提颌肌的力量代偿性增强 
 
8. [单选题]使用银汞合金充填,应在充填完毕后多久内雕刻成形
  A. 3~5分钟 
  B. 10分钟左右 
  C. 15~20分钟 
  D. 1小时内 
  E. 45分钟左右 
 
9. [单选题]腭前神经出自
  A. 腭前孔 
  B. 腭大孔 
  C. 腭小孔 
  D. 蝶腭孔 
  E. 眶下孔 
 
10. [单选题]ISO中根管锉的锥度为
  A. 0.002 
  B. 0.02 
  C. 0.2 
  D. 2 
  E. >2 
 
11. [单选题]牙髓塑化剂不易用于前牙的原因是
  A. 牙髓塑化剂抑菌作用低 
  B. 牙髓塑化剂刺激作用强 
  C. 塑化剂可以使牙质变色 
  D. 不易于操作 
  E. 前牙根管宽大 
 
12.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
  A. 牙齿萌出迟缓,乳牙滞留,牙列发育不良,釉质基质形成及钙化受阻 
  B. 佝偻病 
  C. 唇炎、口角炎、舌乳头肥厚或裂底,牙齿、颌面生长停滞 
  D. 水痘 
  E. 坏血病 
 
13. [单选题]前牙固定桥中的金属舌背厚度为
  A. 1.0mm 
  B. 1.5~2.0mm 
  C. 2.5~3.0mm 
  D. 3.5~4.0mm 
  E. 4.5~5mm 
 
14. [单选题]在口腔中被视为细菌微生态环境的是
  A. 软垢 
  B. 唾液 
  C. 龈沟液 
  D. 牙菌斑 
  E. 釉质表面的获得性膜 
 
15. [单选题]关于口腔颌面部损伤,正确的说法是
  A. 血运丰富,出血多,组织水肿发生快而重,组织抗感染能力弱 
  B. 牙列移位和咬合错乱是诊断颌骨骨折的主要特征 
  C. 髁突骨折易伴发颅底骨折 
  D. 上颌骨折易伴发颈部损伤 
  E. 创伤后窒息均由气道阻塞引起 
 
16. [单选题]2%氯胺-T溶液主要用于
  A. 根管冲洗 
  B. 牙周冲洗 
  C. 器皿消毒 
  D. 黏膜冲洗 
  E. 皮肤消毒 
 
1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扁平苔藓的发病部位
  A. 皮肤 
  B. 生殖器 
  C. 指甲 
  D. 眼结膜 
  E. 口腔黏膜 
 
18. [单选题]银化合物与碘酊作用后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原理是发挥其
  A. 抗菌作用 
  B. 抗牙菌斑作用 
  C. 机械性阻塞作用 
  D. 抑制黏附作用 
  E. 减少酸产生作用 
 
19. [单选题]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好发于
  A. 老年人 
  B. 青壮年 
  C. 青少年 
  D. 婴幼儿 
  E. 以上均不正确 
 
20. [单选题]平滑面菌斑中,丝状微生物排列呈栅栏状出现于菌斑的哪一层结构中( )
  A. 菌斑-牙界面 
  B. 稠密微生物层 
  C. 表膜下层 
  D. 菌斑体部 
  E. 菌斑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