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F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07   [手机版]    

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F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F7),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因外感风寒后出现巅顶部胀痛或刺痛,伴四肢厥冷,干呕,吐涎沫,呕吐后头痛减轻。苔白,脉弦。宜选用

A. 川芎茶调散
B. 葛根汤
C. 荆防败毒散
D. 半夏白术天麻汤
E. 吴茱萸汤


2. [多选题]使君子的适应证是

A. 蛔虫证
B. 蛲虫证
C. 钩虫证
D. 绦虫证
E. 小儿疳积


3. [单选题]肺胀病痰浊壅肺证的治疗应选用

A.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B. 化痰降气,健脾宣肺
C.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D.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E. 涤痰开窍,清热熄风


4. [单选题]病人神志清醒时,小便不能控制而自遗,称之为

A. 小便失禁
B. 遗尿
C. 小便清长
D. 余溺不尽
E. 小便频数


5. [多选题]痹病的病位在

A. 皮肤
B. 肌肉
C. 筋脉
D. 筋骨
E. 关节


6. [单选题]患者腹大胀满不舒,早宽暮急,面色苍黄,脘闷纳呆,神倦怯寒,四末不温,尿少不利,舌淡胖而紫,脉沉弦无力,其治法为

A.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B. 健脾益气,理气消胀
C. 健脾化湿,行气散满
D. 行湿散满,理气消胀
E.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7. [单选题]“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 交互感应
B. 对立制约
C. 互根互用
D. 消长平衡
E. 相互转化


8. [单选题]颤证多发于

A. 中老年
B. 儿童
C. 青壮年
D. 男性
E. 女性


9. [单选题]治疗膏淋、白浊的首选药是

A. 滑石
B. 车前子
C. 泽泻
D. 萹蓄
E. 萆薢


10. [单选题]张某,男性,52岁。脘腹胀闷而痛,吐血色紫黯,夹有食物残渣,口臭,黑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选用

A. 泻心汤合十灰散
B. 龙胆泻肝汤
C. 归脾汤
D. 槐角丸
E. 玉女煎


11. [多选题]心悸最常见诱发因素有

A. 惊恐、紧张
B. 饮酒
C. 暴怒、忧思
D. 劳倦、饱食
E. 安逸过度、素食


12. [单选题]某女,21岁,某卫校实习生,在观看手术过程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发凉,平卧后,十余分钟苏醒。查体无异常,应首先考虑的病证为

A. 癫痫
B. 中风脱证
C. 郁证
D. 眩晕
E. 厥证


13. [单选题]长于鼓舞脾胃清阳之气而治疗湿热泻痢、脾虚泄泻的药物是

A. 葛根
B. 薄荷
C. 桑叶
D. 芦根
E. 天花粉


14. [单选题]“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 解其表,表解里自和
B. 温其里,里和表自解
C. 先解表,而后温其里
D. 先温里,而后解其表
E. 解表温里,表里同治


1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厥证的临床主症

A. 突然昏仆
B. 不省人事
C. 移时可自行苏醒
D. 言语不利
E. 四肢厥冷


16. [多选题]叶天士所云的,脾瘅病证见:( )

A. 白苔粘腻
B. 口吐涎沫
C. 口甜
D. 黄疸
E. 呕吐


17. [单选题]患者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治宜用

A. 小柴胡汤
B. 龙胆泻肝汤
C. 蒿芩清胆汤
D. 四逆散
E. 逍遥散


18. [单选题]老年患者,女性,久患咳喘,现咳逆上气,痰多胸闷,喘息加剧,下肢浮肿,应诊断为

A. 咳嗽
B. 实喘
C. 虚喘
D. 肺胀
E. 水肿


19. [多选题]茜草常用治

A. 出血证
B. 血瘀经闭
C. 跌打损伤
D. 风湿痹痛
E. 水火烫伤


20. [多选题]肺燥阴虚咳嗽的特点是

A. 白天多于夜间
B. 夜间有单声咳嗽
C. 痰黄而黏
D. 咳声轻微短促
E. 午后、黄昏咳嗽加重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g0mq2.html
  • 下一篇:中医内科副高医学职称考试模拟系统(F7) 口涎外溢,目赤口苦,便干溲赤,利湿解毒 清胃利湿,腹中冷痛# 恶寒喜暖,甚则仆倒,老年或久病的患者,脾胃气虚多由思虑劳倦所致。此外,感受外湿,或外伤导致络脉瘀滞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