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颌面外科医学正高职称考试试题(H2),更多口腔颌面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指标有
  A. vWF降低 
  B. 血小板降低 
  C. 内皮素生成降低 
  D. 束臂实验阳性 
  E. 6-酮-PGF1α降低 
 
2. [多选题]下列对于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
  A. 病人可早期开口训练 
  B. 固定更加可靠 
  C. 对骨折的复位精确度要求高 
  D. 尽量从口腔作切口 
  E. 临床愈合时间缩短 
 
3. [单选题]下列病证中,一般不见腻苔的是( )
  A. 湿热 
  B. 痰饮 
  C. 寒湿 
  D. 水湿 
  E. 津伤 
 
4. [单选题]李某,女,56岁,出现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口干而苦,大便秘结,或头痛,目赤,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此时辨证属( )
  A. 肝气郁结 
  B. 气郁化火 
  C. 痰气郁结 
  D. 忧郁伤神 
  E. 心虚胆怯 
 
5. [多选题]影响牙周探诊准确性的因素有
  A. 根面附着的龈下牙石 
  B. 牙龈组织炎症水肿 
  C. 探诊力量 
  D. 探诊角度和方向 
  E. 牙周探针的类型 
 
6. [多选题]正确描述阻塞性黄疸的是
  A. 总胆红素增加 
  B. 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C. 非结合胆红素轻度增加 
  D. 尿胆原增加 
  E. 尿胆红素阴性 
 
7. [单选题]"一夫法"是指( )
  A. 手指同身寸 
  B. 中指同身寸 
  C. 拇指同身寸 
  D. 横指同身寸 
  E. 以上都不是 
 
8. [多选题]下列有关邻面接触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磨牙的接触区,多在邻面1/3的中l/3附近 
  B. 第二磨牙的接触区,多在邻面1/3的中1/3附近 
  C. 前磨牙的接触区,多在邻面l/3偏颊侧 
  D. 前牙接触区,靠近切缘接触区的切颈径大于唇舌径 
  E. 后牙接触区,靠近缘接触区的颊舌径大于颈径 
 
9. [多选题]IgE水平降低的有
  A.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B. 肝脏疾病 
  C. 荨麻疹 
  D. 恶性肿瘤 
  E. 重链病 
 
10. [多选题]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鉴别的要点有
  A. 颈内动脉初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继在后内侧 
  B. 颈内动脉在颈部无分支,颈外动脉在颈部发出一系列分支 
  C. 阻断颈外动脉,同时触摸颞浅动脉时无搏动 
  D. 颈内动脉比颈外动脉粗 
  E. 颈外动脉在体表可触及搏动 
 
11. [单选题]上实下虚之咳喘证的主方是( )
  A. 二陈汤 
  B. 定喘汤 
  C. 苏子降气汤 
  D. 麻黄汤 
  E. 贝母瓜萎散 
 
12. [多选题]下面哪些解剖形态利于全口义齿固位
  A. 槽嵴丰满 
  B. 牙弓宽大 
  C. 黏膜厚薄适宜 
  D. 系带附着位置距牙槽嵴顶远 
  E. 腭盖高耸 
 
13. [单选题]望舌以辨别疾病虚实,主要观察( )
  A. 舌色浅深 
  B. 舌质老嫩 
  C. 舌苔厚薄 
  D. 舌苔润燥 
  E. 舌体胖瘦 
 
14. [多选题]氟化物预防龋齿的作用机制中包括
  A. 降低釉质溶解性 
  B. 增加牙釉质厚度 
  C. 促进再矿化 
  D. 干扰细菌代谢 
  E. 改变牙的颜色 
 
15. [多选题]西医学将痛经分为( )
  A. 原发性痛经 
  B. 生理性痛经 
  C. 病理性痛经 
  D. 继发性痛经 
  E. 混合性痛经 
 
16. [多选题]辨别疼痛虚实的要点是( )
  A. 疼痛的性质 
  B. 发病的缓急 
  C. 有无发热 
  D. 疼痛的部位 
  E. 喜按或拒按 
 
17. [多选题]胃镜检查的适应证是
  A. 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食欲下降 
  B. 腹痛、腹泻或腹部包块 
  C. 不明原因的便血 
  D. 上消化道息肉摘除 
  E.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 
 
18. [单选题]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 )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手太阴肺经 
  D. 足厥阴肝经 
  E. 手少阴心经 
 
19. [多选题]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的特点为( )
  A. 麻醉与手术相互干扰,维持气道通畅比较困难 
  B. 小儿、老年患者多 
  C. 手术视野小 
  D. 手术失血多 
  E. 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多 
 
20. [单选题]肝气郁滞型月经先后无定期,首选方是( )
  A. 逍遥散 
  B. 固阴煎 
  C. 大补元煎 
  D. 当归地黄饮 
  E. 调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