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内科副高高级职称专项练习在线题库(I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01   [手机版]    

中医内科副高高级职称专项练习在线题库(I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内科副高高级职称专项练习在线题库(I2),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肝胆湿热型胆胀与热重于湿型黄疸均可选用

A. 龙胆泻肝汤
B. 茵陈蒿汤
C. 清胆汤
D. 茵陈四苓汤
E. 甘露消毒丹


2. [单选题]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若土气不足,则

A. 木乘土,金侮土
B. 木乘土,水侮土
C. 木侮土,水乘土
D. 土乘木,水侮土
E. 土乘水,木侮木


3. [单选题]患者王某,女,48岁。反复眩晕发作5载。现症见头晕眼花,视物旋转,两目干涩,耳鸣健忘,心烦口干,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弦细。本证治方宜选用

A. 左归丸
B. 归脾丸
C. 八珍汤
D. 补中益气汤
E. 右归丸


4. [单选题]久痢顽固不愈,证见寒热错杂者,可服

A. 开噤散
B. 乌梅丸
C. 玉枢丹
D. 桃花汤
E. 连理汤


5. [单选题]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药物是

A. 干姜
B. 吴茱萸
C. 丁香
D. 附子
E. 小茴香


6. [单选题]最早提出胃脘痛与肝脾有关的著作是

A. 《内经》
B. 《金匮要略》
C. 《证治准绳》
D. 《医学正传》
E. 以上皆非


7. [单选题]患儿,因进食海鲜后,全身发出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并迅速消退,不留痕迹,皮疹色赤,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伴咽喉肿痛,或发热,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应首选方剂

A. 桂枝汤
B. 防风通圣散
C. 消风散
D. 桑菊饮
E. 银翘散


8. [单选题]苔质颗粒细腻致密,不易刮去,上有黏液,称为( )

A. 腐苔
B. 滑苔
C. 腻苔
D. 垢苔
E. 霉苔


9. [单选题]患者张某,男,45岁。诊断为胰腺癌,现症见胸脘痞闷,腹部隐痛,身目俱黄,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方选

A. 茵陈蒿汤
B. 茵陈五苓散
C. 膈下逐瘀汤
D. 失笑散
E. 十全大补汤


10. [单选题]纳少,厌食油腻,黄疸胁痛,寒热往来,其证候是

A. 肝火炽盛证
B. 肝胃不和证
C. 肝胆湿热证
D. 肝脾不调证
E. 湿热蕴脾证


11. [单选题]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宜选用

A. 左归丸
B. 地黄饮子
C. 归脾汤
D. 羚羊钩藤汤
E. 补阳还五汤


12. [单选题]寒湿腰痛的舌脉为

A.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B. 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C. 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D. 舌质淡,苔腻,脉沉迟
E. 舌质淡,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濡数


13. [多选题]对于胃脘痛,西医诊断依据意义较大的检查是

A. 胃镜检查
B. B超
C. 上消化道钡餐
D. CT
E. 粪化验


14. [单选题]以下不是内伤发热的病因的是

A. 恼怒抑郁
B. 跌打损伤
C. 劳累过度
D. 饮食不调
E. 外邪袭表,入里发热


15. [多选题]春温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动风证,其原因是( )

A. 里热炽盛
B. 邪少虚多
C. 阴精耗损
D. 肝胆郁热
E. 治疗不当


16. [单选题]满面通红见于

A. 实热证
B. 阴虚证
C. 肝胆湿热证
D. 戴阳证
E. 气虚发热证


17. [单选题]能补肾益精,安胎的药物是

A. 枸杞子
B. 桑椹子
C. 菟丝子
D. 沙苑子
E. 五味子


18. [单选题]下列哪种脉象不主实证

A. 革脉
B. 滑脉
C. 结脉
D. 紧脉
E. 弦脉


19. [多选题]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治宜:

A. 滋阴清热
B. 健脾养心
C. 镇心安神
D. 益气补血
E. 化痰利气


20. [单选题]厥证虚证而见气息微弱,张口自汗,肤冷肢凉,脉沉微细,可用以下何方灌救

A. 生脉散
B. 八珍汤
C. 人参养营汤
D. 参附汤
E. 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og32q3.html
  • 下一篇: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内科副高免费考试试题下载(I2) 脉弱,属具行气之功的药物是患者心烦口渴,尿道灼痛,夹有不消化食物,畏寒肢冷,脉沉细。宜诊断为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留滞机体 湿性黏滞,常伴有心悸,汗出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